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28 22:38:06
兩次牛市期間,滬指周K線在七連陽之后會短暫回調,然后再次發動一輪上攻;兩次熊市則不然,滬指周線七連陽之后就會遇到階段頂,緊接著指數就開始往下走。
每經編輯 胥帥
市場期待已久的深港通,終于在上周確定了開通時間:12月5日(下周一)。
受利好刺激,今日三大指數同時高開,但市場資金明顯還是在滬市流動,因此創業板很快就補掉開盤的跳空缺口,而滬指則高舉高打,基建股、銀行股、有色股等輪番上揚,帶動滬指連續攀升。特別午后,滬指一度向3300點發起猛烈沖擊,結果以萬科(000002,SZ)、上汽集團(600104,SH)為代表的藍籌股在14:30分左右突然遭遇閃跌,個股跌幅一度達到5%、6%,直接導致滬指沖擊3300點失敗。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目前已是11月最后一周,上周五收盤后滬指出現七連陽,而自2010年3月正式啟動兩融后,周線七連陽僅出現過4次(不包含上周),在牛市和熊市各出現兩次。但在上周七連陽之后,周一滬指尾盤就遭突襲,這是誰干的?
滬指周K線第五次七連陽
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但在最近的A股市場,滬指一鼓作氣連續創出反彈新高。就在今日,滬市成交額再次超過3000億元,盤中再創3288.34點的自熔斷以來新高。值得一提的是,11月28日滬指直接以跳空開盤,留下了3262.44點~3267.67點的缺口。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這一缺口是建立在周K線此前收出七連陽基礎上的。
從10月14日當周開始,彼時回調至3000點的滬指一改萎靡走勢,開始走出周線七連陽的主升浪。特別是從10月最后一周開始,滬市周成交額更是連續5周維持在萬億元之上。
▲滬指周K線圖
自2010年3月正式啟動兩融開始,此前滬指周線七連陽僅出現過4次。
最近兩次分別出現在2014年11月底~2015年1月23日、2015年3月13日~2015年4月24日,均是在一輪牛市期間。
▲上一輪牛市(即2014年底至2015年年中),連續出現滬指周K線七連陽
另外兩次發生在熊市,分別是2012年1月13日~2012年3月2日、2013年7月26日~2013年9月13日。
兩次牛市期間,滬指周K線在七連陽之后會短暫回調,然后再次發動一輪上攻;兩次熊市則不然,滬指周線七連陽之后就會遇到階段頂,緊接著指數就開始往下走。
那么此次經過周線七連陽之后,大盤后市將如何運行?
西藏琳瑯投資王琳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我認為周線七連陽之后的這個缺口(今日滬指跳空高開缺口)并沒有特殊意義,僅僅是普通缺口,而非突破性缺口。他進一步解釋道,上周五監管層確認了深港通開通時間,因此在利好推動下出現了今日的跳空高開缺口。一般情況下,這類普通型缺口都會在2~3個交易日回補,“如果市場要繼續突破,我認為兩市成交額就需要維持在8000億元之上,而現在的成交金額還是差點。”
西藏銀帆投資總經理李志新對記者表示,“現在給我的感覺是只賺指數不賺錢,市場的賺錢效應還是差點。”他認為,盡管指數創新高以及周線七連陽,但市場資金最看重的還是賺錢效應。11月28日,兩市漲跌個股各半,并未出現多個板塊齊漲的情況,說明后續的資金量還是略顯吃力,“現在主要還是權重股在上行,而更多中小創股票已有調整苗頭。”
記者注意到,盡管滬指周K線七連陽,但創業板指周K線卻是連續7周橫盤,差距明顯。
一些藍籌股遭遇伏擊 猛烈跳水
回顧滬指周線七連陽走勢,不得不提有色金屬板塊上漲與火熱的險資舉牌潮。
分析人士認為,前者依托于行業基本面改善,后者則是因為安邦等險資再度開啟“買買買”模式。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2015年底,安邦保險同樣掀起了一波舉牌潮,相繼舉牌金融街、大商股份、金風科技和歐亞集團等多只個股。彼時,在安邦保險助推下,險資舉牌概念股迎來一波上漲,譬如歐亞集團、金風科技在2015年12月分別上漲43.82%和40.76%。但在上漲過后,相關概念股又呈現縮量走勢,股價隨之也出現回落。李志新表示,“雖然最近險資舉牌潮很火,但還是要看持續性。如果縮量,就必須警惕。”
▲8月以來,金風科技股價走勢圖
盡管滬指周線再現七連陽,但A股最近兩個交易日出現的“異象”也不得不提。
一方面,在成交放大的情況下,滬指盤劇烈波動。上周五,滬指在早盤曾一度大跌近1%,不過隨后被資金拉起,全天振幅高達1.63%。而在今日,滬指也是起起伏伏,振幅達0.63%。上述私募人士分析,這種波動體現了多空資金在這個位置的強烈分歧。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還注意到,今天午后,在有色、基建股帶動下,滬指迅猛上揚,大有突破3300之勢,結果很多藍籌股突然 “閃崩”,被資金猛砸,拖累滬指迅速跳水,最高摸至3288點就調頭向下。
其中,上汽集團盤中“閃跌”(從開始下跌到全天最低點)5.37%、萬科A閃跌6.07%、萬華化學閃跌2.8%、宏發股份閃跌3.54%、等等。
藍籌股在急速閃跌后,有買盤迅速涌入,從而讓跌幅收窄。
▲尾盤閃跌股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閃跌個股都是在總市值在170億元~3000億元的績優股、藍籌股,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是最近兩年都有穩健的分紅派息。
對于“閃跌”現象,李志新分析稱:“這些藍籌股最近漲勢好,資金介入意愿強烈。但由于藍籌股需要的資金量也大,容易出現接力不夠的狀況。等于說買了這個,就沒資金買那個。”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