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12-01 10:56:27
新三板企業“對賭”風險有多高?近日,有接受《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的多位人士提及,在再融資的過程中,掛牌企業參與對賭的現象仍比較突出,且“轉板如果沒有定論,對賭風險將有大面積爆發的可能。”
新三板企業“對賭”風險有多高?近日,有接受《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的多位人士提及,在再融資的過程中,掛牌企業參與對賭的現象仍比較突出,且“轉板如果沒有定論,對賭風險將有大面積爆發的可能。”
清科旗下數據庫私募通提供給《證券日報》記者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中,有VC/PE支持的企業共有949家,其中,IT行業有162家,機械制造行業有134家,互聯網行業有120家,此外,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清潔技術行業和娛樂傳媒行業的企業,擁有VC/PE股東的數量也較多。
今年8月8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布了《掛牌公司股票發行常見問題解答(三)——募集資金管理、認購協議中特殊條款、特殊類型掛牌公司融資》的通知,其中,“掛牌公司股票發行認購協議中簽訂的業績承諾及補償、股份回購、反稀釋等特殊條款(以下簡稱“特殊條款”)應當符合哪些監管要求”中規定,認購協議不存在以下情形:掛牌公司作為特殊條款的義務承擔主體;限制掛牌公司未來股票發行融資的價格;強制要求掛牌公司進行權益分派,或不能進行權益分派;掛牌公司未來再融資時,如果新投資方與掛牌公司約定了優于本次發行的條款,則相關條款自動適用于本次發行認購方;發行認購方有權不經掛牌公司內部決策程序直接向掛牌公司派駐董事或者派駐的董事對掛牌公司經營決策享有一票否決權;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優先清算權條款;其他損害掛牌公司或者掛牌公司股東合法權益的特殊條款。掛牌公司應當在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中完整披露認購協議中的特殊條款;掛牌公司的主辦券商和律師應當分別在“主辦券商關于股票發行合法合規性意見”、“股票發行法律意見書”中就特殊條款的合法合規性發表明確意見。
這在當時,被解讀為嚴格禁止掛牌企業參與對賭,但是,有市場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從當前的執行效果來看,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有不愿署名的券商人士對《證券日報》介紹,雖然監管部門對掛牌企業參與對賭有披露的要求,但在執行過程中,“很多公司不愿意披露,原因在于如果披露這些協議,(掛牌或再融資)審核會比較慢,而且,企業的融資分批進行,這次的加了對賭協議,會讓以前參與投資但沒設對賭條款的投資機構有想法。”該人士稱,因此,“企業對賭都是‘抽屜協議’,就算一次融資中進來多家投資機構,每家的條款也各不相同”。
另有資本市場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解釋,從他的觀察來看看,新三板再融資與轉板掛鉤的對賭比較常見,“(再融資對賭)直接與業績增長掛鉤,而業績增長掛鉤主要瞄準轉板,”
上述人士稱,基于對資金的需求和概念預期的制造,“還有(掛牌企業)主動傳關于轉板政策的消息,這是一個大家互相‘哄著玩’的游戲,投資機構為了轉板暴利,企業為了圈錢,如果沒有對賭,基本沒有(機構)愿意參與新三板再融資,新三板流動性太差”。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完不成(業績對賭)的企業往往資質都很差,如果完不成業績對賭,(投資機構)不是自認倒霉就是訴訟解決,但這種對賭不屬于被保護的正當權益。對賭后患無窮,但巨大的利益誘惑,還是吸引很多機構的。他判斷,轉板如果沒有定論,可能會大面積發生(對賭失敗)。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