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9 12:55:0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近年來老舊廠房向文化旅游產業過渡的案例頻現,重慶目前就有10家以上由老舊廠房改造而成的文創園,全國各地的數字則在百家以上。
每經編輯 鄢銀嬋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實習編輯 姚治宇
在政策催化、資本推動集體作用下,有越來越多老舊廠房變身文創園。
12月8日,由兩江新區和招商局蛇口公司聯合打造的金山意庫文化創意產業園在重慶揭幕。據兩江新區管委會人士介紹,該產業園以“創意辦公+文化休閑”為主體,原有的業態則以汽車配套加工為主,改造后園區總建筑面積約13.7萬平方米,總投資額逾5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近年來老舊廠房向文化旅游產業過渡的案例頻現,重慶目前就有10家以上由老舊廠房改造而成的文創園,全國各地的數字則在百家以上。
“文創產業園的模式并不新鮮,將老舊廠房改造為文創園,不僅避免了資源浪費,也給文創園賦予了更厚重的歷史文化色彩,這也是它在各地走紅的主要原因。”重慶市社科院旅游文化行業研究員王秀模表示。
王秀模分析認為,文創園本身在全國各地已經存在重復建設、同質化等問題,老舊廠房變身的文創園在定位上很難出奇制勝,其發展前景尚有待考證。
廢舊工廠變身文創園遍地開花
12月8日,由兩江新區和招商局蛇口公司聯合打造的金山意庫文化創意產業園在重慶揭幕。據兩江新區管委會人士介紹,該產業園原有業態以汽車配套加工為主,目前都已轉移到更靠重慶北邊的區域,為第三產業發展讓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該文化園由兩江新區和招商局蛇口公司聯合打造的金山意庫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參照招商局蛇口公司在深圳打造的“南海意庫”模式,以“創意辦公+文化休閑”為主體,以“文化商業休閑公園+漂浮的創意盒子”作為設計靈感。園區總建筑面積約13.7萬平方米,總投資額逾5億元。
重慶招商金山意庫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正林介紹說,園區建成后進駐的文化、創意設計等各類企業約300家,創意設計、文化藝術、觀光休閑類企業數量占80%以上,園區年產值預計將達60億元。
類似金山意庫這樣的文創園項目近兩年在重慶頻頻上馬。比如對原重慶市供銷社棉麻公司灘子口倉庫重新設計規劃改建而成的京渝文創園、白貓日化廠改建而成的喵兒石創意特區等,數量在10家以上。
“重慶是全國六大老工業基地之一,保留著不少老廠房、老車間,再加上政府對文化產業進行了政策引導,也具備了不少先天優勢。”上述兩江新區管委會人士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搜索發現,類似這種由老舊老廠房打造的文創園在全國大多數城市都存在,比如成都的琉璃文化藝術園區、北京798藝術區、南京晨光1865等,數量在百家以上。
“文創產業園的模式并不新鮮,將老舊廠房改造為文創園,不僅避免了資源浪費,也給文創園賦予了更厚重的歷史文化色彩,這也是它在各地走紅的主要原因。”重慶市社科院旅游文化行業研究員王秀模表示。
同質化經營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批廢舊廠房變身文創園背后,在商業模式、發展定位上同樣也存在不少挑戰。
王秀模認為,“一個文創產業園從最初的規劃到逐步走上正軌,至少需要3年的培育期”,而在這3年的成長期內,企業只有砸錢的份。如果是單純為了賺錢投資文創產業,短期內很難有回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不少由廢舊廠房改造而來的文創園在定位上也存在一定同質化。
比如喵兒石創意特區,著力于打造“互聯網+先鋒文藝+體驗式商業+創投空間”的文創園模式,重慶另一家北倉文創園的定位則為城市文化創意平臺的創想空間、“聯網+實體”模式;京渝文創園將以數字影像為核心,打造影視后期產業、動漫體驗產業、極客公園平臺等三大業態也與燕子巖山城后街影視文創園有所重合。
此外,王秀模認為,國內的文創園本身就已經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老廠房這一文化對創新文創園商業模式上也難以發揮作用。公開資料顯示,全國已建成運營的文創園數量有2000多家。
“文創園的價值在于構筑產業鏈,提供良好的孵化氛圍,發揮園區的產業融合價值。”王秀模表示,對于老廠房改建的文創園來說,怎么樣做到有創意、獨特性與個性化才是最重要的點,要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特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