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2 14:05:17
一襲深色禮服,一頭干練短發,前海開源基金總經理蔡穎就這樣氣質優雅地出現在11月25日的"2016中國基金業高峰論壇"現場。作為圓桌論壇一里唯一的女性高管,蔡穎更顯細膩溫柔。談及協調公司內部關系的法寶,她也笑稱是"以柔制剛"。她管理的前海開源基金,成立三年多時間,已是業界"網紅",常常登上頭條,規模、業績和特色產品可謂面面俱到。論壇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到了蔡穎,一起來聽聽她的管理心得。
每經編輯 譚婧
每經記者 譚婧 每經編輯 江月
一襲深色禮服,一頭干練短發,前海開源基金總經理蔡穎就這樣氣質優雅地出現在11月25日的"2016中國基金業高峰論壇"現場。作為圓桌論壇一里唯一的女性高管,蔡穎更顯細膩溫柔。談及協調公司內部關系的法寶,她也笑稱是"以柔制剛"。她管理的前海開源基金,成立三年多時間,已是業界"網紅",常常登上頭條,規模、業績和特色產品可謂面面俱到。論壇期間,《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到了蔡穎,一起來聽聽她的管理心得。
“合伙人制和事業部制”成就公司
NBD:請問蔡總,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就把前海開源的品牌打造出去?
蔡穎:過去三年承蒙大家厚愛,前海開源獲得了小小的進步,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提到前海開源的發展路徑,我想了一下可能有幾點。
第一點,公司成立初期便確定了"合伙人制度"和"事業部制度"是我們的主流文化和核心文化。一方面,股權激勵能讓員工跟公司成為共同的利益體;另一方面,事業部制為人才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臺,因為我們深信,資產管理核心的資源就是人才。
第二點,考核方面,特別是對投研的考核,我們"重回報、輕排名"。因為"專注追求絕對收益"是我們的核心投資理念,所以考核體系都是圍繞"為投資者贏得長期持續穩定正回報"制訂,鼓勵基金經理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2015年5月我們率先提出嚴控中小板風險,把倉位降到10%;今年2月4日,我們全面建倉,抓住了反彈機會,使得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多只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排名前列。
第三點,前瞻性、全方位的布局。我認為,專業的資產管理公司的專業能力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投資能力,二是把握趨勢。能夠給客戶提供配置工具,這是我們團隊一直想努力的方向之一,比如針對滬港通以及深港通的開通,我們就提前布局了滬港深系列產品。
NBD:從非公募業務狂飆到搶占機構客戶的委外資金,公募基金的發力重點似乎已與公募的根基有所背離,公募基金應如何規劃路徑,保證公募之魂?
蔡穎:從基金行業客群結構來看,2016年"機構化"趨勢明顯。機構投資者占比超過了個人投資者。這對基金行業的影響較為深遠,直接影響到基金公司的業務戰略、產品布局以及客戶服務等諸多體系。我們一方面努力去適應這一變化,加強對機構投資者的服務能力,比如債券收益率的逐步走低使得機構客戶對權益類產品的需求逐步顯現,而這方面是前海開源的優勢所在。
另一方面,我們自身定位明確,我們是公募基金,是普惠金融的代表性機構之一,所以對零售客戶的服務也在不斷加深和強化。事實上,我覺得未來有很多機會,客戶資產配置也有很多變化,如何把握這種變化,我覺得"建立機制,做好投資,做好產品",這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核心。
NBD:如何看待今年機構定制基金的蓬勃發展?面對機構資金快進快出引起的凈值波動,基金公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
蔡穎:今年基金行業風口之一就是委外產品。在"資產配置荒"背景下,一邊是日益走低的資產收益水平,另一邊是難以下降的資金負債成本,當利差被持續壓縮,委外也成為銀行理財在配置壓力下的自然選擇,這說明機構有一定的資產管理需求,委外產品大部分是在固定收益領域上。在今年較為波動的市場背景下,基金業總體規模能夠逆流而上,機構投資者成為新增規模的重要貢獻者。未來,監管機構或將加強監管,委外產品發行日趨嚴格,會加強對中小投資者權益的保護。
布局滬港深基金的先行者
NBD:能否用個關鍵詞來概括2016年的公募基金市場?
蔡穎:從前海開源基金的角度來看,我認為是"滬港深基金"。自2014年12月7日"滬港通"開通,到監管層宣布"深港通"將于12月5日正式運行,意味著兩地資本市場真正實現了互聯互通,是兩地走入共同市場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這將對資本市場產生深遠的結構性影響。
2015年年中,前海開源就開始布局滬港深產品,下半年開始正式發行相關滬港深基金,產品均在AH股溢價歷史高點發行,并形成了豐富的前海開源滬港深系列產品線,我們也成為布局最早、滬港深投資相關產品最豐富的基金公司之一。目前,前海開源旗下滬港深系列基金已有11只(含A/C),并在前三季度取得了不錯業績,近期還將發布專門的"滬港深投資先鋒"子品牌。
NBD:展望2017年公募基金市場,行業發展大方向是什么?預測會有哪些變數?
蔡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金融服務場景發生改變,基于人與人之間互通信息、相互聚合進行分享和交流的移動社群備受關注。投資者可以通過互動平臺實現像社區鄰里一樣"一起玩、一起聊、一起做理財"的互動體驗。
但是社群要不要基金公司自己做呢?就現在前海開源基金的情況來看,社群可以由類似成熟的第三方銷售平臺或已經具有一定資產和客戶規模的基金公司來做,大多數中小基金公司還是應增強自身實力,把精力放在打造完善產品線以及有競爭力的基金產品上。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我們不需要親自去做一個"淘寶",但可以打造一個有N個皇冠的優秀"淘寶店"。
資產管理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未來業務拓展也有相當的空間,目前已有部分基金同業在做集團化運營的嘗試,建立了各有特色的子公司;有的在子公司和境外公司布局;有的從資產管理行業延伸到財富管理。我們認為:在風險可控、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這些都是好的嘗試。對于前海開源,我們要考慮自身的資源稟賦問題,必須要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才能找到突破口。我堅信,"不忘初心,做好內功",就一定會找到發展機會。
NBD:您認為,18年來公募基金取得的最大成就以及有待改進的地方分別是什么?
蔡穎: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16年11月中旬,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超過9萬億元,產品數量近3600只。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超過17%,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超過8%,公募基金累計分紅1.28萬億元,普惠數以億計的投資者。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先生11月17日做了一個發言,梳理了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成績和不足,也包括對公募基金的看法。他認為,公募基金在內的資管行業發展迅猛,滿足了大眾不同層次的投資理財需求。但也強調,與成熟市場相比,中國資管行業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行業基礎文化有待形成;中國資管機構核心競爭力、誠信守規意識與風險控制能力亟待提升;法律及監管框架、監管能力有待完善和提高。
我個人贊同他的觀點。同時,作為一家次新基金公司,前海開源的"合伙人制度"及"事業部制",以及"股權激勵"都走在了行業前列,我們希望與行業同仁們一起,共創公募基金行業美好未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