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2 16:40:13
李揚將全球化總結為三句話:第一,提高了全球福利,是各國的一個潮流;第二,以發達經濟體主導的全球化日趨衰落;第三,以中國為主導的全球化正在興起,非常明確的體現就是“一帶一路”。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張鐘尹
每經實習記者 張鐘尹
12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2016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表示,以西方發達經濟體主導的全球化日趨式微,以中國主導的全球化正在興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李揚特別指出,中國在全球化的戰略可以用“一帶一路”加以概括,這是很體現中國智慧的一個戰略。
現在的全球化更加健康
2016年全球“黑天鵝”事件頻發,包括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特朗普上臺,以及意大利公投等,這些事件背后都有去全球化的影子。
李揚將全球化總結為三句話:第一,提高了全球福利,是各國的一個潮流;第二,以發達經濟體主導的全球化日趨衰落;第三,以中國為主導的全球化正在興起,非常明確的體現就是“一帶一路”。
在他看來,現在的全球化更加健康。以前全球化造成了兩個互相對立的大團體——南方北方,西方東方,現在是真正的全球化,是廣大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都進入獲益的全球化,并且這是由中國引領的進程。
回顧全球化的歷史進程,李揚表示,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參與全球化,廣大的新興經濟體也參與其中,并且很快在全球經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無論是增量,還是存量,這引起了世界格局一個巨大變化,才會有發達經濟體逐漸去全球化,而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現在舉起全球化的大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首席代表席睿德表示,新興市場在全球化過程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是一個必經之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在很多方面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的領導者。
“一帶一路”體現中國智慧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到7000億美元,占中國對外貿易額的46%。同時,沿線國家對華投資也在不斷增加,前9個月投資金額為51億美元,新設企業2100多家,增加34%。
李揚認為,以西方發達經濟體主導的全球化日趨式微,以中國主導的全球化正在興起。中國在全球化格局中的角色將有所轉變。在他看來,中國是未來引導全球化的新的力量。
“中國在全球化的戰略可以用‘一帶一路’加以概括,這是很體現中國智慧的一個戰略,它并不描繪的非常清晰,但是方向是堅定不移而且非常清楚的。”李揚表示。
他分析說,“一帶一路”是過去被全球化遺忘的這些國家的一個全球化,“一帶一路”經濟區都是發展中國家,他們都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制造業,增加就業、提高收入,而中國能發揮作用。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則表示,“一帶一路”是(沿線國家)一個最大的機遇,同時國內的機遇也更多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