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1 00:09:51
中國證監會最新發布的《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對于專業投資者的認定條件,更貼合實際。為下一步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改革帶來一些指引,新三板將來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什么樣的呢?大家可以再耐心等待一下,很快會出來。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宋戈 實習記者 冷輝 每經編輯 謝欣
每經記者 宋戈 實習記者 冷輝 每經編輯 謝欣
全國股轉公司市場發展部總監孟浩12月20日在“2016中國(浙江)新三板發展大會”上表示,中國證監會最新發布的《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于專業投資者的認定條件,更貼合實際。為下一步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改革帶來一些指引,新三板將來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什么樣的呢?大家可以再耐心等待一下,很快會出來。
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制度會很快出來
上周末,證監會正式發布《辦法》。對投資者分類、產品分級等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作出了詳細規定。
孟浩表示,“現在會里出的投資者適當性跟我們以前有什么不同呢?它把投資者分為專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專業的投資者除了原來的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的產品以及像保險、社保等這一類沒有變以外,它對無論是一般的法人還是自然人,都做了一個改變?,F在法人是變成了兩千萬元的凈資產和一千萬元的金融資產,法人這一塊的門檻提高了,還有既往在金融領域的投資經歷。大家最關心的自然人的門檻,現在是五百萬元,這個數沒有變,可是它的口徑變了。新三板原來的投資者適當性是證券類資產,就是股票賬戶里面的市值、保證金等?,F在是金融類的資產五百萬元,口徑擴大了,這個是合理的。因為有一些人他喜歡不同的風險偏好,做不同的資產配置,所以不能用這么小的證券的口徑來看。所以金融類的資產是一個大口徑的范圍,除此之外,或者你的金融資產沒有達到五百萬元,但是或者你在最近三年年均收入達50萬元這樣的一個條件,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新出臺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是更貼合實際。”
最后孟浩指出,這也為下一步新三板投資者適當性的改革帶來了一些指引,新三板將來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是什么樣的呢?大家可以再耐心的等待一下,很快也會出來。
投資者門檻不是解決流動性的唯一障礙
針對現在市場關注的新三板流動性問題,孟浩提到,有觀點認為新三板流動性不好,就是因為投資者的門檻太高,這種觀點是絕對錯誤的。流動性主要受到五方面因素的制約。
一、交易的資產屬性和特點:新三板掛牌公司規模小,股權集中度高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早期業績還沒有爆發,很多股東存在一個惜售的心理,所以整個市場供給不足。
第二個是交易機制:因為新三板掛牌公司的資產屬性和特點,決定了目前沒有辦法采用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不是說所有的公司都不適合,但是大部分公司都不適合集中競價。適合集中競價的特別少,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不具備推出集中競價的能力,將來條件具備了會推出來。
第三個是交易成本:新三板的兩種交易方式,協議轉讓主要的交易成本是傭金和稅費。對于做市的交易成本就是買賣的價差,這個價差就是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下一步隨著做市商逐漸增加,隨著做市的公司逐漸增加,投資者逐漸增加,這個價差會逐漸收窄,市場的交易成本會是一個下降的趨勢。
第四個是信息搜集的成本:這個里面涉及到信息披露的頻次、方式和質量。新三板的掛牌企業雖然小,但是很多企業都屬于細分行業里面的龍頭公司。可是這些公司他們在面向投資者的時候,它不知道怎么樣推薦自己。對于投資者來講,面對著那些新業務、新模式的公司不知道怎么去理解,投資者也很糾結。
還有第五個市場參與者結構和行為的特征:現在這個市場,專業機構投資者不多,一般的法人機構還是偏多,有一些私募在里面,但是缺少像公募、保險、QFII等長期價值投資者。現在的投資者結構過于單一,只有引入不同的投資者,才會形成交易。
所以流動性是一個一攬子的工程,除了涉及到投資者適當性門檻的調整以外,還涉及到發行、交易制度,中介機構的引入,企業的成熟,企業股權的分散,很多的因素,不是簡單的降門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