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3 01:17:44
大盤年末大致上應會維持弱勢震蕩格局,投資者可以適度參與,但并沒必要大舉介入。在品種方面,我建議投資者拿些盤子適中的股票,最好是有減稅想像空間的標的,少碰那些已有所得稅減免的公司。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四A股偏弱震蕩,股指漲跌細微。其中,上證綜指收揚0.07%至3139.56點,深證綜指挫0.13%至1993.37點,中小、創兩綜指微跌。各股指成交均縮量,表明經過前一交易日的反彈,后續跟進買盤目前比較猶豫。
國債期貨昨繼續上行,顯示資金面有所緩和。但由國債期貨倉位與價格情況看,很可能是空頭識趣地獲利回吐。就目前情況看,雖然管理層整體上仍想去杠桿,但國內一些機構應對風險的能力實在有些差,所以可能得暫時緩一緩。這幾天央行連續釋放流動性,且力度呈增長趨勢,已經足以說明一些問題。這個時候國債空頭如果硬壓,通常只能是自討沒趣,不如等反彈后再布局空單。
消息面上,在央行傾向于釋資的情況下,這幾天同時又傳出了部分城市樓市調控加碼的信息。還有,人民幣匯率這幾天也走得比較穩,甚至可以說是極度抗跌。上述種種跡象或許表明,當前的經濟調控是以穩為主,即使暫時略微偏離了目標,最終仍會回歸這一主線。就樓市來說,長效調控機制出臺需要時間來醞釀,可能得等到國內外經濟形勢相對較穩時才會有實質性推進。
有一點此前我已反復強調,那就是此輪央行注資應該是臨時行為,投資者切莫抱有僥幸心理。在債市大致穩定之后,管理層仍可能適度收緊流動性,投資者對這一點應該有清醒認識。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看到一些力度較大的改革。
個人感覺,明年我國大概率會增發國債并實施一些減稅政策。但從性質上說,發債只能算是權宜之計,減稅才是治本之策。從外圍來看,減稅是特朗普當初競選時的核心主張之一,如果美國未來果真實施大規模減稅,那么很可能在全球范圍掀起一股減稅風氣,畢竟大伙均想留住企業。而且在強勢美元的壓力下,其余各國的減稅力度可能會很大。
大盤年末大致上應會維持弱勢震蕩格局,投資者可以適度參與,但并沒必要大舉介入。在品種方面,我建議投資者拿些盤子適中的股票,最好是有減稅想像空間的標的,少碰那些已有所得稅減免的公司。另外,可優先考慮民資企業。因在改革有望加速的背景下,相關板塊或個股會受到直接影響,而民企的生存環境或會進一步改善。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