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食鹽專營取消了,鹽價放開后會瘋漲嗎?

          中國企業家雜志 2017-01-02 16:53:22

          改革破冰之后,作為目前我國極個別仍保持專營體制、按計劃統購統銷的領域,食鹽行業真能徹底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巨大轉型么?鹽價會漲么?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國務院公布的《鹽業體制改革方案》于2017年1月1日實施,同時《食鹽價格管理辦法》被廢止。

          《鹽業體制改革方案》要求,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取消食鹽準運證,取消食鹽產銷區域限制,允許現有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進入流通銷售領域,食鹽批發企業可開展跨區域經營。

          鹽業專賣或鹽業專營,是指食鹽銷售由政府壟斷、限于政府授權私人經營,或者由公家統一收購等壟斷制度。鹽業專營自古就有,世界各國都曾采用。“鹽鐵專賣”政策是歷朝歷代國家財政政策的基礎,據說,起始于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即對鹽和鐵一起實行專賣。秦商鞅變法,控制山澤之利,也實行鹽鐵專賣,足見當時歷史條件下其地位之重要。新中國成立之后,鹽業專營雖然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已經沒那么重要,但考慮到鹽業對老百姓生活的重要性,繼續采取了專營措施。

          「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鹽業專營曾貢獻突出 」

          我國鹽業專營歷史悠久,也歷經多次改革。此輪鹽業專營始于1996年,而業界關于改革和破除食鹽專營的爭議也已長達十多年。從2002年原國家經貿委下發《關于鹽業管理職能有關問題的通知》,啟動鹽業體制改革呼喚后,波折紛爭一直不斷。

          鹽改歷程:

          1996年5月,國務院頒布了《食鹽專營辦法》,對食鹽產銷實行國家指令性計劃管理,對食鹽價格實行政府定價。

          2001年至2008年,隨著經濟市場化的推進,食鹽體制改革也開始推行。不同部委提出過5次鹽改方案,卻未能形成最后的草案。

          2009年3月,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要加快鹽業體制改革。

          2009年底,提出了第六個食鹽專營改革方案。

          2011年3月,日本核輻射引發食鹽搶購潮,多地現鹽荒。該事件直接導致鹽改暫停。

          1996年,當時為保障食鹽加碘,國務院發布《食鹽專營辦法》。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食鹽專營制度為中國消除碘缺乏危害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鹽業專營的弊端日益顯現。食鹽批發企業壟斷經營,割裂產銷鏈條,生產企業不能直接進入市場自主經營,沒有自主品牌,缺乏提高產品質量的積極性,長期以來損害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食鹽專營體制實行區域封鎖,并且專營主體既從事鹽政管理,又從事鹽業經營,政企不分,容易滋生腐敗等現象。一家民營鹽業生產企業負責人曾透露,一噸出廠價大約700元的鹽,加上包裝和運輸,成本也就1000元左右,但是賣到市場上就是3125元-4906元之間。目前市場上400克裝的食鹽售價在2.5元左右,而按照上述人士說法,每袋食鹽的成本在0.5元左右。

          專營體制下,鹽業公司既有經營權,又有監管權。而鹽礦生產出來的鹽,只能由中鹽統購、調配,再經由鹽業公司去銷售。生產企業沒有銷售權,也沒有定價權、商標權。鹽業公司的這種“雙重身份”是違背市場體制的。

          “鹽改對于消費者來說,最直接的利益不僅僅是價格,而是選擇權”,曾有“中國鹽業反壟斷第一律師”之稱的鄒佳萊此前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用量少,老百姓對食鹽價格其實并不是很敏感。鹽業體制改革最關鍵的是使消費者終于有了選擇權。以前是專營,消費者只能選擇中鹽的加碘食鹽,盡管中鹽總公司現在也有無碘食鹽,但市場上很難買得到,這其實就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鹽業或將進入洗牌格局 」

          那么,改革破冰之后,作為目前我國極個別仍保持專營體制、按計劃統購統銷的領域,食鹽行業真能徹底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巨大轉型么?

          當前中國食鹽生產企業可以用四個字形容:小、多、散、亂。中鹽公司直接管轄的是八個省、自治區、市,即新疆、黑龍江、甘肅等5個邊遠省份及自治區,和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其他都歸各省鹽業公司管理。這些公司下轄的多是小企業。

          改革方案實施后,鹽業將進入重新洗牌的格局,有利于出清低效落后資產和產能。現在定點的99家生產企業將可能重組合并為30個左右大的企業。

          由于渠道壟斷,當下食鹽產業的主導權在銷售公司,有利潤空間,但談不上是“暴利”。從生產端到零售端,中間分包、運輸、加碘等環節成本則很高,還承擔很多監管職能,要供養執法隊伍,目前并沒有相應的財政支撐。

          從食鹽價格看,據統計目前中國每年人均消費食鹽13元,每月1元多,不及一瓶礦泉水的價錢。食鹽完全放開,省去了批發環節,食鹽價格不一定大幅下降。放開政府統一定價后,食鹽生產企業有動力提升食鹽價格。超市這一端,食鹽漲價幅度預計就會達到30%。之前由政府限價,商場是不允許收取食鹽的入場費、條碼費等28項費用,比如超市價格掃描碼是明文禁止不允許加載到食鹽上的,但隨著價格的放開,超市可以在這28條款項上上調食鹽價格。取消中間環節,上游下游兩端都會漲價。

          「改革后食鹽價將長時間波動 」

          “這是我國鹽業管理體制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對于推進鹽業管理體制改革、實現鹽業資源有效配置、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確保食鹽質量和供應安全必將產生深遠影響。”北京大學鹽業體制改革課題組有關人士表示。

          中鹽總公司有關人士分析稱,食鹽的質量安全和供應安全是鹽業工作的首要任務。此番出臺的措施有望從根本上解決食鹽市場制假販假問題,確保食鹽質量和供應安全。該人士指出,放開跨區銷售和改革政府定價機制,引入競爭是改革最大亮點。這將倒逼食鹽經營企業加快轉換經營機制,同時有助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出清低效落后資產和產能。可以預見,食鹽生產企業之間、食鹽批發企業之間、食鹽生產企業和批發企業之間將形成有序競爭的市場格局。

          他認為,引入競爭機制后,行業將迎來一輪重組兼并的熱潮,一些產銷一體、跨區域經營、具有資源品牌技術優勢的大企業會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的引領者,未來全行業將形成若干優勢鹽業集團并存格局,國際競爭力也將大大提高。

          在江蘇省鹽業協會晏仲華看來,受成本、供求以及投機、心理預期等因素共同影響,改革后食鹽價格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起伏波動,預計會表現出農村地區價格下行、城市價格上行,交通便利地區價格下行、偏遠山區價格上行等趨勢。

          「中鹽總公司權力被大大削弱 」

          “這份方案之所以引人關注,是因為目前鹽業是國家高度壟斷的最后幾個行業之一,加上鹽業壟斷不僅僅使得鹽業市場較為混亂,鹽業央企與地方企業乃至私鹽企業無序競爭,造成鹽業這一事關居民生活基本要素的行業一直處于改革開放的邊緣地帶,也造成了很多權力尋租或腐敗現象。因此,推動鹽業體制改革、打破鹽業行政壟斷,是醞釀已久、也廣受關注的事件。”有“中國鹽業反壟斷第一律師”之稱的鄒佳萊曾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他告訴記者,在鹽業專營體制下,食用鹽的生產、運輸、銷售、價格等均由國家統一控制。食鹽的生產與批發銷售分離,其中地方一些獲得審核資質的制鹽企業負責食鹽的生產,但對食鹽的產量及價格卻沒有決定權,而中鹽及其下屬的各省份的鹽業公司則擁有對食鹽批發銷售的管理權。

          因此,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因為食鹽專營制度導致的行業問題。2006年,國家審計署曾對中鹽總公司及14個省份鹽業公司、部分食鹽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審計,發現諸多問題,如2004年、2005年,中鹽總公司利用協調生產和銷售計劃的權力,在編制計劃時預留4萬噸,分配給本公司投資的鹽企。

          資料顯示,中鹽創立于1950年,1964年由國務院授權集中統一管理鹽行業。2004年起,中鹽成為全國食鹽專營的生產經營主體,中國鹽行業龍頭企業和唯一中央企業。年食鹽產量28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30%,旗下擁有全資、控股子公司46家。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也表示,食鹽專營制度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市場區域分割,無法形成統一的全國市場,造成流通環節過多,經營效率低下;產銷矛盾突出,制鹽企業與批發企業市場地位不平等,制鹽企業通過“跑計劃、跑關系”來增加銷售,批發企業壓低價格、拖欠鹽款、結算不及時等現象時有發生;加上產業結構調整進展緩慢,市場區域分割和上下游產業鏈間的分割不利于鹽業企業的重組整合,一些地方鹽業公司和鹽務局合署辦公,存在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情況,鹽行業仍存在“多、小、散、弱”的局面。

          “國內鹽業公司每個省份都有,經過改革,鹽業公司可以多元化,引入競爭機制,讓鹽業發展更符合消費者需求,對國內固有的計劃經濟模式有很好的改善和促進作用。另外,對行業內上市公司將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朱丹蓬說。

          「舌尖上的鹽價會漲么? 」

          引入競爭是此次改革的最大亮點,這次改革不僅將使行業迎來一輪重組兼并的熱潮,還會讓中國鹽業國際競爭力大大提高。而老百姓最關心的是鹽價和品類選擇。那么,一旦放開食鹽價格,由企業自主定價,會不會出現“天價鹽”呢?

          2011年3月,受日本地震引發核電站事故影響,網上謠言稱新產海鹽將存在安全隱患,廣東等地民眾搶購、囤積碘鹽。

          申萬宏源的研究報告指出,此前鹽的品質保證依靠國家信用背書,消費者對鹽品牌認知度很低,放開后品牌營銷的作用將大大增強。廣發證券的報告也指出,受此影響,中高端食鹽品牌將快速發展,利潤也將重新分配。“制鹽企業允許跨區域經營后,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下,食鹽產品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普通食鹽的價格會出現下降。”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賀海仁表示。

          部分終端零售商有自己的見解,“普通食鹽的價格應該浮動不大,隨著市民需求的多樣化,吃好鹽、用好鹽的消費意識提升,中高端食鹽的市場占比可能會增加,其價格也會提高,與普通食鹽拉開差距。”一位超市負責人表示。

          “鹽業放開后,行業競爭將居于良性,也會讓整個鹽業產品線、營銷手段更加豐富,對于國家、經銷商、鹽業公司、消費者都是多贏的局面。”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如是說。

          責編 余冬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鹽業體制改革 鹽改 鹽價會漲嗎?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先锋资源手机在线 |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99 | 婷婷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 五月天综合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