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 2017-02-08 09:28:54
春節,本是電商銷售的傳統淡季。不過如今,人們的消費習慣正在悄然改變。很多電商都度過了一個忙碌的雞年春節。京東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春節期間,他們就迎來了一個大客戶。北京的一名用戶花費57萬元購買了200根10G金條。京東江西一名配送小哥,則成為“業績之王”,半個月收入達到16194元。
春節,本是電商銷售的傳統淡季。不過如今,人們的消費習慣正在悄然改變。很多電商都度過了一個忙碌的雞年春節。北京消費者豪擲57萬元,網購了200根金條。鄉鎮用戶的消費水平在春節期間并不亞于一二線城市。而狂熱的物流競賽,為春節網購加了一把火。
北京用戶57萬網購200根金條
金銀首飾一向是春節期間的熱銷產品,而今年春節“土豪”出沒在網絡上。京東的工作人員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在春節期間,他們就迎來了一個大客戶。北京的一名用戶花費57萬元購買了200根10G金條,成為今年春節期間京東平臺上最“貴”的一筆訂單。
除此之外,消費者在春節期間的購物金額上,酒類、海鮮肉類、水果排名前三。春節期間,生鮮類商品熱銷,同比增長接近4倍,進口生鮮銷量更是同比增長超過14倍。
隨著健康生活越來越受關注,全家旅游過年成為潮流,在網絡上,運動戶外產品的購買用戶數和銷量接近去年的2倍。增長最快的是服飾,春節期間購買服飾的金額是去年的2.5倍。同時,受二孩政策影響,購買母嬰產品的用戶數是去年的2倍,銷量同時翻了一番。“消費升級的趨勢在中國已經越來越顯著。”一位電商人士表示。
縣城鄉鎮下單超一二線城市
今年春節假期,很多電商平臺卻紛紛推出線上年貨節、春節期間不打烊等活動,讓線上購買、年貨送到家成為新趨勢。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春節期間快遞業務數據顯示,1月27日至2月2日,全國快遞企業累計完成業務量1375萬件,較去年同期增長19.86%。
來自京東的數據顯示,在全國范圍內,春節期間運單量最多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其中又以北京朝陽區的運單量為首,短短幾天的運單量達到數十萬。
春節期間,縣級市及縣以下鄉鎮的下單人數占比超過一、二線城市。同時,消費金額及銷量與一、二線城市基本持平。而在平時,縣城及以下的鄉鎮用戶數占比一般排在第3位,消費金額也大幅低于一二線城市。
網購會沖淡年味嗎?大數據顯示消費者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與平時相比,春節期間網購訂單量晚高峰消失了。平時每天的10:00至11:00,晚間22:00至23:00是全天兩個訂單高峰期。春節期間,上午10點仍然是訂單高峰,大多數用戶在晚9點以后就銷聲匿跡了。晚上一般是家庭聚會、休閑娛樂活動的時間。“看來多數人都放下了手機,去享受春節親朋好友的團圓時刻了。”京東工作人員表示。
江西配送小哥半個月賺16194元
一般而言,在節前一周開始,快遞企業就進入了“春節模式”。但據菜鳥網絡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全國仍有近30萬快遞員不回家,相比去年的12萬快遞員不回家,運力大幅增加。
近年來,電商在服務和物流配送領域展開的競賽,為春節網購升溫提供了支持。用戶購物高峰期與快遞運力明顯不足的矛盾正在得到緩解。電商自建物流體系,也成為春節運力的中堅力量。
今年春節期間,京東共投入了15萬人次的運力,很多京東配送小哥,在春節期間都成了“拼命三郎”。大年初一當天,京東全國配送員日均行程超過60公里。山東省濟寧市任城站的一名配送員單日配送單量達到822單;京東江西一名配送小哥,則成為“業績之王”,半個月收入達到16194元。北京通州區用戶購買的紅米NOTE4,12分鐘即被妥投,成為京東春節期間最快投遞的一筆訂單。
春節期間,京東中小件物流網絡覆蓋110個城市、大件覆蓋446個地級市和縣市、冷鏈覆蓋69個城市,同時京東在北京、上海等15個核心城市保證當日達或次日達。
黑科技機器人也首次加入了京東“春節不打烊”服務,據京東數據統計,春節期間,位于廣州和北京的兩個機器人分揀中心累計節省了一半的人力輸出,同時確保了出庫揀貨100%的準確率。
春節期間,蘇寧也有超過10000名物流員工堅守崗位,在全國307個城市可以實現“當日達”。而春節剛剛結束,蘇寧就提出要做中國零售行業最大的自營物流企業,并打造中國最密集的配送網絡。
北京晨報記者 劉映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