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 2017-02-09 09:13:36
事實上,外匯儲備有增有減才是正常。幾年前,我們一直在擔憂外匯儲備一路增加,恐其超過4萬億美元。然而,近年來又對外匯下降開始擔憂。真的是,增亦憂,減亦憂!其實只要不是大幅度的、不可控的下降,就沒有必要擔憂。
近期圍繞外匯儲備有不少爭論,有專家明確提出放棄匯率保外儲,當然也有相反的主張。當官方公布最新的外匯儲備規模下降到3萬億美元以下時,擔憂之聲又起。
事實上,外匯儲備有增有減才是正常。幾年前,我們一直在擔憂外匯儲備一路增加,恐其超過4萬億美元。然而,近年來又對外匯下降開始擔憂。真的是,增亦憂,減亦憂!其實只要不是大幅度的、不可控的下降,就沒有必要擔憂。今年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29982億美元。盡管此前調查顯示,大部分專家認為這一數字可能會守在3萬億美元以上,但也并不算特別意外。此前外儲規模已經連續六個月下降,從月度減少金額上看,1月僅下降了123億美元,較上月少降288億美元。
外儲減少主要是藏匯于民的結果。在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階段的前十余年里,正值我國高速增長階段,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較高,加之當時我國房地產等資產價格也普遍被看好且表現好于預期,因此,彼時我國企業和個人不愿意持有外匯資產,而是盡可能將收到的外匯資金結匯成人民幣,于是官方的外匯儲備持續增長。在那期間,也有不少企業和個人利用人民幣升值、中外正利差等從境外融資,進一步促進了外儲增加。當然,也有部分熱錢性質的外匯資金趁機混了進來。
盡管當時官方也做了一些努力,希望藏匯于民,但是個人和企業出于理性和利益最大化的考慮,大部分外匯還是被“藏”在了官方。因此,與很多國家相比,我國個人和企業的資產配置中,外幣資產和外國資產在人民幣升值階段是嚴重偏低的。
不過,隨著人民幣匯率升值結束,尤其是最近兩年受到境內外多重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和貶值預期,我國個人和企業對待外匯資產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開始增持外匯資產和增加境外投資。與此同時,由于形勢發生變化,此前進入的熱錢性質的資金也開始撤出,此前借入的外幣貸款現在則在加快償還以及置換成人民幣貸款。從整體上看,過去兩年多外儲下降,主要是藏匯于民的結果。
不必擔憂外儲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是,我國經濟基本面仍然良好。一國是否發生貨幣危機,主要看經濟基本面,而不是看外儲規模,更何況我國目前的外儲仍遠遠高于適度規模。根據幾大國際組織的預測,我國去年經濟增速在全球大國中居第一,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多。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行和深化,我國經濟正在企穩回升,經濟結構將繼續優化,增長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還需特別指出的是,外儲的作用是“用”而不是“儲”,“儲”是為了“用”,完全沒有必要固守某個金額。外儲的最主要用途就是用來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和維持匯率的相對穩定。即使本國貨幣是主要國際貨幣之一、本身早已經實現了匯率自由浮動和資本項目開放的發達國家,對于本國貨幣的匯率也并非完全放任不管,這是因為市場并不完美。持有外儲以及黃金儲備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必要時干預匯率。
當前,人民幣匯率仍未完全實現市場化,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也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放任匯率波動,必然出現超調,從而對實體經濟形成不利沖擊。因此,為了守住外儲不減少,卻放任匯率波動,并非理性選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