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15 00:23:02
葉檀
1月份CPI同比上漲2.5%,PPI同比上漲6.9%,都超過了市場預期。CPI同比漲幅創近三年以來的最高水平,PPI創下逾五年來的新高。如果不是2016年初CPI權重調整,增速比2.5%還要高。
投資熱度一直不減,但房地產今年不可能是投資熱點。最近,房地產再遭打壓。2月13日晚,中國基金業協會通過官方微信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備案管理規范第4號—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房地產開發企業、項目》,對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于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的16個熱點城市普通住宅地產項目、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融資,用于支付土地出讓價款或補充流動資金等行為進行了規范。這16個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合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天津、福州、武漢、鄭州、濟南、成都,基本房價上漲得快一點的熱門城市都在其中。
當然,房價大幅下跌是不可能的。城市群快速形成,上述熱門城市庫存量削弱,為房地產鑄就了鐵底。
今年投資資金不往房地產方向走了,那幾萬億元的資金大刀闊步地走向哪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已經瘋狂的期市和漸入佳境的股市。
2月13日,國內商品市場上漲,黑色系期貨品種繼續領跑,龍頭鐵礦石升至三年高位,焦炭漲近5%。有色金屬強勢崛起,滬銅暴漲逾5%,創階段新高。化工品亦集體大漲,其中瀝青一度觸及漲停,橡膠、甲醇漲勢緊隨其后。除了農產品有些忐忑,其他品種受到熱烈追捧。而滬深兩市的基建板塊、“一帶一路”板塊、有色板塊也一飛沖天。
最近期股走勢與房地產替代有關。
我們首先要問,穩住GDP,有什么可以替代房地產?答案是,基建投資。
《21世紀經濟報道》2月13日發表了一篇文章,里面披露的數據嚇人一跳。根據開完地方兩會的各省份公布的數據(發稿時只有海南省尚未召開),至少16個省份固定資產投資超過GDP。22個明確公布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的省份,累計投資目標超過40萬億元。其中,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占2016年GDP比重超過100%的有16個省份,主要為西部省份,這些省份嚴重依賴投資拉動。
讓我們眼花繚亂的基建投資數據,說明主要空間還是在基建領域。
中國不僅在國內大搞基建,還在國外大規模基建,順便帶火了“一帶一路”概念。熱到什么程度呢?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的王文說:“2016年,我去伊朗調研的時候,德黑蘭修的5條地鐵都是中國公司在承建。未來的10到15年,伊朗還會有10個城市都像德黑蘭一樣發展地鐵,幾乎均為中國承建。”
中國企業在海外修鐵路包括高鐵,修公路、修橋梁、修地鐵、修港口、鋪互聯網、建WIFI、建基站等,根據公布的項目看,“鐵公基”主導,占到全部投資的68.8%。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在對外承包工程方面,2016年1~11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的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7367份,新簽合同額1003.6億美元,同比增長40.1%,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2.1%;完成營業額616.3億美元,同比增長7.5%,占同期總額的46.6%。
不管未來情況如何,眼下如此巨大的單子,讓相關的資源企業笑得合不上嘴。
所有這些投資加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國企改革等措施,讓煤炭、有色金屬這些一度情況不太好的行業翻了身。
不過也得提醒一下,現在這些概念股的上升是想象的結果,如果國企效率不能提升、海外投資沒有盈利的話,狂歡的酒杯很快還會撤走,投資者也會陷入酒醒后深深的落寞之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