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7-02-21 10:18:46
北京張先生于2016年11月份在某股份制銀行分期購買了一部iPhone7手機,分12期還款,而在今年1月份,由于其拿到了年終獎想提前還款,被銀行告知不僅需要還全部本金,剩余9期的手續費也必須全部繳納。
消費分期業務作為近兩年銀行信用卡收入的主力,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接受,往常動輒幾千元的電子產品經過分期后只需要月付幾百元就可以提前獲得。
然而,銀行消費分期業務的一些格式合同也被消費者詬病。例如,對于消費分期業務,許多銀行規定,一旦分期業務辦理成功,手續費必須足額支付,即便是全額提前還款,手續費也必須一分不少,而如果消費者發生退貨行為,已支付手續費同樣分文不退。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上述不退還分期手續費的做法在銀行中較為普遍。而消費金融公司手續費的收取規則大多較為靈活,許多公司均表示提前還款不收取手續費。
提前還款手續費不免
在此前央行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如超限費這樣的收費項目已經被明令取消,發卡機構對向持卡人收取的違約金和年費、取現手續費、貨幣兌換費等服務費用不得計收利息,這些規定使得持卡人的負擔有了很大程度的緩解。
然而,在實際中困擾信用卡持卡人的收費項目還有很多,分期手續費就是其中一個。北京的張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他于2016年11月份在某股份制銀行分期購買了一部iPhone7手機,分12期還款,而在今年1月份,由于其拿到了年終獎想提前還款,被銀行告知不僅需要還全部本金,剩余9期的手續費也必須全部繳納。
張先生認為,此前在銀行貸款買房,提前還款而且是部分還款,也并未收取手續費,剩余期數均按照提前還款后金額重新計算,這樣才是合理的計算方法。分期購買商品,提前還款后同樣不占用銀行本金,卻要如數繳納后續并未發生業務的手續費,作為持卡人顯然不能接受。
本報記者致電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了解到,目前銀行大多按照業務確認即收費原則,并在分期合同中明確寫明,提前還款申請成功后,持卡人須一次性償還提前還款金額和提前還款期數對應的分期手續費,已計賬的分期手續費不予退還。
其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等銀行采用一次性收取手續費原則,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則為分期收取手續費。在分期手續費率方面,大多在月利率0.6%到0.8%之間,國有銀行的分期手續費相對較低。
以1萬元消費分期為例,分期6個月,持卡人需要繳納的分期手續費為360元到480元之間,即便持卡人僅僅實際分期一個月,這筆錢也同樣需要繳納。
此外,辦理信用卡分期,如果發生退貨行為,損失同樣需要由持卡人承擔。例如,某國有大行信用卡分期業務規定,已成功申請消費分期的交易若發生退貨,僅在持卡人主動申請全部金額提前還款時,我行才終止其分期付款業務,已記賬的分期手續費不予退還。
也就是說,無論是否因商品質量問題發生退貨,一旦發生退貨行為,已經收取的手續費便不再退還,需要持卡人自己掏腰包。
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卡中心人士表示,銀行信用卡分期和銀行購房貸款等雖然都是銀行信貸業務,但是兩者的資金量是不一樣的,資金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完全不同,并不能一起比較。此外,針對有短期還款意愿的持卡人,該人士建議按照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分期期數。
消費金融公司設定猶豫期
雖然利率通常比銀行高,但是消費金融公司對于分期業務的流程制定則更人性化。例如,銀監會批準設立的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之一的捷信公司,就設置了分期購物的緩沖地帶,給購買人提供“15天猶豫期”服務,即消費者在辦理貸款后,若想取消貸款,只需在15天內歸還本金,便可以終止合同,不需要承擔任何費用。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根據大部分消費金融公司的合同,客戶提前全額還款或者部分還款都會在費率上有一定減免,如果客戶提前全額還款,后續手續費則分文不收,如果縮短分期周期,則也按照更改后費率進行計算,此舉為客戶合理安排資金提供了便利。
不過,消費金融公司的門檻較低也為套現人群敞開了大門,由于銀監會明令禁止給大學生發放信用卡,消費金融分期后套現就成為了許多大學生周轉的捷徑。
在某手機論壇上,有長期公開收購分期手機的黃牛。有黃牛表示,如果人緣好、肯干,可以給他當代理,拉來一個可以給提成,而在許多消費金融公司注冊時,也大多可以填寫邀請碼,作為代理的推廣憑證。
事實上,這樣的分期網站并不在少數,門檻低到甚至一張身份證或者在校大學生學生證就可以進行借款。易觀智庫發布的2016年《中國校園消費金融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校園消費金融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其中,二、三線城市大學生占大學生分期消費的84.5%,表明二、三線城市學生相比一線城市更有分期消費需求。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