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2-27 00:02:09
從當前形勢看,外貿的增長仍面臨困難,中美貿易仍存在潛在的摩擦風險和矛盾。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雯 每經編輯 陳星
每經記者 張雯 每經編輯 陳星
披荊斬棘又一年,中國的外貿工作在新形勢下面臨向新而生的動力需求。
商務部新任部長鐘山有著豐富的外貿從業經驗,被業內譽為“外貿實干家”,他曾提出,外貿要保持戰略定力,把工作著力點從短期的增長快慢轉移到長期的結構調整上來,著力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而在外貿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制度創新成為首道必攻的關卡。
中國的外貿在過去三年走過了一條怎樣的發展線路?政策發力都擊中了哪些鼓點?波譎云詭的國際環境下,今明兩年的外貿政策又將出現哪些轉向?就此議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
NBD:過去三年外貿政策的發力點主要集中在哪幾個領域?
霍建國:過去三年國際經貿形勢面臨艱難發展局面,全球貿易增長持續低于全球經濟增長,中國面臨著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和貿易摩擦加劇的雙重壓力,同時也面臨著制造業成本上升和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項目流失的挑戰,實體經濟發展困難對外貿出口有著直接的影響。
從政策應對的角度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領域:一是積極采取貿易便利化措施,降低海關和質檢的通關成本,減輕企業負擔;二是責成進出口銀行和信保公司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服務力度;三是積極開拓外貿出口增長的新模式,發揮跨境電商出口的積極作用,有效的帶動了進出口貿易的增長;四是全力支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促進外貿,優化產品結構;五是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NBD:如何評價這些政策的效果?
霍建國:這些政策對穩定外貿增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對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的鼓勵政策以及對貿易便利化和有關開拓市場的支持政策,企業仍希望繼續加大力度。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外貿出口所產生的積極變化,一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比例已經有所上升。二是以珠三角一帶為主的加工貿易出口逐年回落的勢頭已有所趨穩。三是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產品出口已形成了穩定增長局面。
NBD:針對當前外貿形勢應采取哪些政策?今明兩年將在哪些領域發力?
霍建國:從當前形勢看,外貿的增長仍面臨困難,中美貿易仍存在潛在的摩擦風險和矛盾。全球貿易保護主義上升對貿易增長帶來新的挑戰。
中國未來幾年應在以下幾方面加大開拓力度:要繼續加快落實貿易便利化措施。在落實單一窗口的通關制度方面,在原有試點的基礎上加快普及落實,以此形成對外貿出口的制度性創新,并形成外貿出口增長的新動力。要高度重視并做好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工作,特別要注重發揮好工程承包項目對出口的帶動作用。要高度重視并利用好已同我國簽署海外自貿協定國家的貿易發展機遇。至少應避免同我國有自貿協定的國家和地區形成新的貿易逆差,應主動擴大同這些國家地區的雙邊貿易,全力拓展貿易增長的空間。要高度重視并發揮好海外投資對出口的帶動作用,包括充分發揮各種經貿合作形式對出口的帶動作用,以此形成出口增長的新空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