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09 01:26:44
根據約定,2017年雙方預計合作金額不超過200億元,其中格力預計向珠海銀隆銷售產品190億元,珠海銀隆預計向格力銷售新能源車輛及儲能系統10億元。
每經記者 陳鵬麗每經編輯 陳俊杰
3月8日晚間,格力電器(000651,SZ)發布公告稱,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銀隆)簽訂《合作協議》暨關聯交易的議案獲得股東大會的通過。日前,格力電器宣布擬與珠海銀隆簽訂合作協議,約定在2017年雙方相互優先采購,總金額不超過200億元。這一議案隨后也受到深交所的關注。
根據約定,2017年雙方預計合作金額不超過200億元,其中格力預計向珠海銀隆銷售產品190億元,珠海銀隆預計向格力銷售新能源車輛及儲能系統10億元。
產業觀察人士洪仕斌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議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并不意外,這則合作協議對格力實現2000億元營收目標有一定的支撐,但這只是一個關聯交易的協議,具體落實到銷售回款還有待觀察。
議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
2月21日,格力電器宣布,為了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儲能以及電池制造裝備領域,打造新的增長點,公司擬與珠海銀隆簽訂雙方200億元的合作協議。3月8日,格力電器如期舉行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該項議案。
記者注意到,格力電器的這個臨時股東大會也備受股東關注。據了解,本次股東大會通過現場和網絡投票的股東有3040人。最后,該項議案在股東大會上以98.7398%的得票率獲得通過。其中持反對的股東對應股份為1829.5萬股,占出席會議所有股東所持股份的0.8286%;棄權股占出席會議所有股東所持股份0.4316%。
根據此前格力電器透披露,2017年雙方預計合作金額不超過200億元,其中格力預計向珠海銀隆銷售產品190億元,珠海銀隆預計向格力銷售新能源車輛及儲能系統10億元。上述關聯交易全部完成,預計為格力電器帶來162.4億元的營業收入。
在洪仕斌看來,200億元關聯交易的議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并不意外,“格力電器向珠海銀隆銷售的金額高達190億元,這么大的訂單,股東大會肯定是通過。”
格力電器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中也稱,2016年格力已經向珠海銀隆銷售商品共計49.8億元。
珠海銀隆履約能力幾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倘若雙方200億元的關聯交易全部完成,珠海銀隆將一舉成為格力電器的第一大客戶。不過,截至2016年底,珠海銀隆資產總額約為191.31億元,而2017年計劃向格力采購的智能裝備和工業制品達190億元,與此同時,珠海銀隆的應收賬款高企。對此,部門業內人士對珠海銀隆是否具備足夠的履約能力仍然存在疑問。
格力電器2月24日回復深交所問詢時也稱,由于價格波動等市場因素,無法對利潤情況準確預計。實際對公司的營業收入的影響將根據雙方最終的合作情況確定。
不過格力電器表示,珠海銀隆具備向公司采購商品的履約能力。一方面,受惠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高速增長期,市場需求旺盛,儲能市場也具有大量的電池更新換代需求。隨著珠海銀隆業務和經營規模大幅提升,珠海銀隆對公司的采購支出將大幅增長,同時珠海銀隆營業收入近年來持續快速增長,其具備良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珠海銀隆經過多輪股權融資,大力夯實其凈資產規模的同時,有效降低了資產負債率,其支付能力大幅增強。
日前,EVTank發布的最新統計顯示,珠海銀隆去年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0.61萬臺,在國內行業排名中名列第20名。“0.61萬個電機基本上只賣給了銀隆自己的電動客車。”賽迪顧問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吳輝告訴記者。
據格力電器方面透露,珠海銀隆2016年共銷售純電動客車超過5000輛,較2015年接近翻倍,預計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在2016年基礎上繼續實現大幅增長,目標為實現30000輛左右新能源車輛的銷售,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左右。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客車都是集團用戶,今年的新政會對這一塊影響較大,銀隆拿補貼的時間至少要滯后一年。對于珠海銀隆來說,攤子鋪得越大,需要的資金量越大。”他還表示,今年電動客車產銷量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洪仕斌認為,格力與珠海銀隆的合作對格力實現2000億元的營收目標有一定支撐,但他也指出,現在去討論這個合作協議能給格力電器帶來多大價值還為時尚早。
據了解,3月4日,珠海銀隆董事長魏銀倉在“格力智能裝備全球首發暨高峰論壇”上表示,格力電器當初計劃收購珠海銀隆時的130億元估值不算貴。“我只能這么說,什么都沒有的同行就是正級、負級、隔膜、設備都是買的,現在都在國內和行業估值800億元~1000億元。如果按照這個企業來對比,銀隆的估值應該在8萬億元、80萬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