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 2017-03-15 10:17:29
截至昨天,新三板“仙股”陣容已擴容到整整20只。股價最低的優諾股份,每股僅為三毛錢。股票“位列仙班”,股價跌跌不休的背后,主要是支撐股價的經營業績難看,個別股票更是麻煩纏身,“事故”頻發。
股票“成仙”這事兒,雖在A股漸漸沒了蹤跡,卻在新三板上冒了出來。自去年6月27日鑫莊農貸股價首次跌破1元,開啟新三板的“仙股”時代后,便屢屢有股票躋身這一陣營。截至昨天,新三板“仙股”陣容已擴容到整整20只。股價最低的優諾股份,每股僅為三毛錢。股票“位列仙班”,股價跌跌不休的背后,主要是支撐股價的經營業績難看,個別股票更是麻煩纏身,“事故”頻發。
20只股票不到一元錢
“仙”是香港人對英語"cent"(分)的音譯,“仙股”指的是一些價格跌破1元的股票。港股中這種股票十分常見。A股第一次出現“仙股”還是在2004年12月30日,當時*ST達曼以0.96元跌停價宣告“成仙”,此后也曾有十多只股票一度成為“仙股”。
這種情況,如今也在新三板紛紛上演。去年6月27日,新三板掛牌企業鑫莊農貸股價跌破1元,以每股0.99元收盤,成為新三板首只“仙股”。
之后“仙股”隊伍很快壯大,陸續有股票滑入這一陣營。截至昨天收盤,已有20只股票的價格不足1元。股價最低的當屬優諾股份,每股僅為0.3元。而像遞家物流、漢鎰資產的股價也分別只有0.5元、0.59元。另外17只“仙股”,價格分布在0.71元到0.99元之間。
“仙股”陣容并非一成不變,加上此前曾成為“仙股”如今已脫身的,數量達幾十只。另外,從昨天收盤情況看,股價在1元到1.1元之間的,就有12只,這些股票距離“仙股”僅一步之遙。而在整個新三板,股價低于1.5元的股票,就有88只。
對投資者來說,股票跌成了“仙股”,除原始股東外,無疑都會被深深套牢,何時能夠解套并不好說。對市場來說,大量“仙股”存在也將影響到整個市場的質量。
股價大跌背后是劣跡斑斑
從盤面上看,新三板“仙股”數量在不斷增加。而細究每只淪為“仙股”的個股,有些股票背后“妖風陣陣”,讓人瞠目結舌。
以優諾股份為例,這家主要生產制造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產品的企業,2015年10月15日掛牌新三板,股價最高時達到4.8元。但不到一年時間,其股價在幾經起伏后,在去年9月大幅跳水。
股價大跌的背后,是這家公司經營上的“劣跡斑斑”。今年1月就有爆料稱,優諾股份拖欠員工工資達8個月,欠債權人2.3億元,已經資不抵債。
上月10日,優諾股份主辦券商光大證券更是忍無可忍,發布了風險提示函,一口氣列出優諾股份9大“罪狀”:公司主要資產可能已被查封,公司僅一處銀行賬戶為被凍結,但存款余額僅剩58.49元,嚴重拖欠員工工資,生產經營停滯,已無員工上班等等。光大證券認為,優諾股份已喪失持續經營能力。
另一家曾淪為“仙股”的楓盛陽,其市值一度達到11.37億元,但去年下半年,股價一路下跌,去年停牌時,其市值僅為8940萬元,跌去了95%。從披露的公告情況看,公司存在著股權質押失控、大股東跑路、信披不及時、賬戶被查封凍結、訴訟纏身等各種麻煩。
股票“升仙”多因業績靠不住
股價下跌與公司業績下滑有很大的關系。除個別“劣跡斑斑”的股票外,大多數新三板股票淪為“仙股”,主要還是因為公司業績太難看。
比如佳瑞高科,2015年凈利潤還有1000多萬元,但進入2016年,業績下滑明顯,半年盈利325.39萬元,同比大降37.84%。力合節能也是如此,2015年全年盈利488.35萬元,同比上年大增391.28%,但到2016年,盈利大幅縮水,半年盈利僅79.87萬元。
有些甚至出現虧損。森瑞新材公告顯示,2015年營收4.71億元,凈利潤為3374.21萬元,但2016年上半年,公司營收1.66億元,凈利巨虧3701.6萬元,同比下降382.15%。另一家凌博電子,2015年全年虧損596.42萬元,2016年僅半年就虧掉377.28萬元。
此外如軟通股份,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都處于虧損狀態,公告稱,主要是公司訂單減少,但運營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造成持續虧損。幾乎與之相對應,公司股價從最高的10.83元,一路跌到如今0.86元,僅剩一個零頭兒。
如今新三板已步入“萬家時代”,與龐大的掛牌數量相比,“仙股”占比也只是九牛一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仙股”數量越來越多的勢頭似乎已很明顯。
針對這類“仙股”,納斯達克有“一美元退市規則”,新三板被一些人稱為中國版的“納斯達克”,但目前新三板并未對此類股票做出相應規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