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7 02:08:37
每經編輯 冷輝
自打2016年9月第一波限售股解禁起,格林生物的股價猶如火箭發射。從1元起步,28個交易日漲幅近百倍。
如今,公司股價一直圍繞在80元~100元之間以“心電圖”走勢震蕩了83個交易日。南山投資創始合伙人周運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成交情況看,最有可能是有人先是在高位、固定價格定價申報買入或賣出,然后被特定的交易對手以成交確認委托的形式點擊成交,所以才出現了這么完美的走勢。
28個交易日狂飆9899%
新三板市場股票的K線圖千差萬別。然而,記者卻注意到新三板股票格林生物(834447)完全走出了“心電圖”式的K線。
格林生物股票從2016年9月開始有交易,一度從開始的9元/股跌到了1元/股。之后從去年9月28日開始,格林生物正式“登機”宣告起飛,直到11月11日,在28個交易日里,股價最終狂飆9899%。由一塊錢的起步價漲到了99.99元/股,可謂格林童話現實演繹。
在2016年11月11日,格林生物創出99.99元/股最高價之后,隨后股價一直圍繞在80~100元/股之間規律性震蕩,股價走勢堪稱“完美”,更確切的形容可以稱之為“蛇形”或是“正弦函數”走勢。
南山投資創始合伙人周運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格林生物作為一只新三板的生物醫藥股,以其上半年的業績和每股收益來看,當前的市盈率遠超過1000倍。以這么高的市盈率在80-100元/股的區間內掛單,基本上不會有什么成交,從成交情況也不像是成交確認互報的交易即手拉手交易。因此,最有可能是有人先是在高位、固定價格定價申報買入或賣出,然后被特定的交易對手以成交確認委托的形式點擊成交,所以才出現了這么完美的走勢。
另外,周運南提及,監管層和業內也都在推動交易制度的改進,而改進的過程也是問題不斷暴露的一個階段,需要時間。但對于這種股價走勢,“操盤手”在利用協議轉讓制度的極限,同時也在挑戰市場的極限。而“操盤手”顯然得手里握有股份才能操作。可能是有股東為了“做”股價;也可能是有股東為了“顯示”自己的操盤畫K線圖水平。
市盈率已超千倍
資料顯示,格林生物(834447)于2015年11月27日掛牌新三板,注冊生產地址為沈陽市沈北新區,迄今一直采用協議轉讓的交易方式。公司主業是針劑、固體制劑、合劑等藥品的生產和銷售以及創新藥及仿制藥的研發。
據其2016年半年報,格林生物當期營收2324萬元,凈利潤為291萬元;期末總資產2.38億元,凈資產2.24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0253元/股。目前總股本1.15億股,以其3月16日的84.6元/股收盤價計算,總市值高達97.29億元。Choice顯示,截止3月16日,格林生物的PE(TTM)高達1227.53倍。
值得一提的是,格林生物股價“起飛”時間是在去年9月,而就在同年8月31日,格林生物披露《股票解除限售公告》稱,自9月5日起,有接近6192萬股的股票可轉讓,占公司總股本的53.84%。
而在同年12月7日,格林生物再發布股票解除限售公告,解禁數量為367萬股,占總比為3.19%。在今年1月19日,格林生物提示611萬股解禁,占總股本比例5.3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