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7 16:01:30
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近日在"區塊鏈:保險創新新視角"的主題論壇上表示,區塊鏈技術很有可能會重構金融行業底層架構。科技在客戶和風險兩個維度上大有可為,促進"保險+服務"生態圈快速發展,讓"保險越來越場景化和生活化"。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實習編輯倪瑞
區塊鏈作為全球金融科技領域關注的焦點,正推動全球金融創新與變革,眼下也與保險行業擦出了火花。
3月17日,由中國保險學會、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學企業與教育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的"保險家智庫",聯合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以"區塊鏈:保險創新新視角"為主題的論壇。論壇上,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保險與客戶的接觸,運用新的媒介,極大地提升了保險的效率和客戶服務體驗。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諸多領域,正在對銀行、保險和支付這些領域的核心功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從目前的趨勢看,區塊鏈技術很有可能會重構金融行業底層架構。科技在客戶和風險兩個維度上大有可為,促進"保險+服務"生態圈快速發展,讓"保險越來越場景化和生活化"。
周延禮表示,傳統保險業的趨勢已定,無論是保險行業中個別公司率先突破,還是行業整體推進,都需要破解一系列難題。行業應探索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構建準確、高效的數據體系,在科技保險時代,傳統保險公司要借助技術外力,與合作企業優勢互補,在差異化中尋求共贏。
據悉,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自比特幣受到廣泛關注之后,區塊鏈也從幕后走到前臺,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焦點。目前已經在數字資產、貿易金融、股權債券、供應鏈溯源、聯合征信、公示公證、數據安全等多領域有所應用。區塊鏈的技術本質上有獨特價值,這也決定了其在金融行業的應用中對不同的金融機構能發揮不同的顛覆能力。比如,區塊鏈在保險行業應用就主要集中在新市場、降本、增效三大類。
資料顯示,區塊鏈技術已然和保險行業擦出了火花。據保險區塊鏈項目負責人、研究報告執筆人中國人保財險執行董事、副總裁王和介紹,區塊鏈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應用已經有所成果。基于區塊鏈的養殖保險服務平臺就是區塊鏈在保險行業應用的一大案例。據了解,該平臺以"標的唯一性"為核心,利用生物識別、區塊鏈、移動互聯等技術,將養殖保險、農業金融、食品溯源貫穿起來,構建起基于區塊鏈的養殖業溯源體系和產業鏈服務平臺。
不過,區塊鏈技術由是多種成熟技術共用、衍生而成,與其他金融科技相比,區塊鏈應用成熟度還尚屬早期。以保險行業為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階段仍處早期研發和試水階段,廣泛應用存在一定障礙。區塊鏈的應用需要遵循價值原則,同時應對核心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