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17 16:21:39
3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英文學術期刊《China Economist》(中國經濟學人)發布2017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查”結果。調查顯示,有73.3%的經濟學家認為一季度價格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會上升,比上次調查上升近10個百分點。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3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英文學術期刊《China Economist》(中國經濟學人)發布2017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熱點調查”結果。
據了解,此次調查在2017年2月19日至26日進行,兩周內共收到有效回饋130份。統計顯示,受訪的經濟學家有70.5%來自高校,4.6%來自社科院系統;來自非金融企業、政府部門及附屬研究機構的分別占10.2%和11.4%;其他受訪者來金融機構、咨詢公司和黨校系統。
宏觀經濟加速回暖態勢明顯
調查結果顯示,有28.2%的經濟學家認為2017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與2016年同期相比會上升,比上一次調查高出近10個百分點。20.6%的經濟學家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會同比下降,占比較上季度調查下降近25個百分點。
有48.9%的經濟學家認為兩個階段的經濟增速會基本持平,較上季度調查增加了18.1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學人》雜志編輯程都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經濟景氣指數為105,比上季度調查上升了37個點,比2016年二季度的最低點反彈了近一倍,宏觀經濟形勢加速回暖的態勢比較明顯。
在外貿景氣度方面,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中有31.3%的人認為出口總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會上升,比上次調查增加5個百分點。認為出口會同比下降的占36.6%,比上季度的調查減少10.8個百分點,認為兩者基本持平的占28.2%,較上次調查提高13.2個百分點。
對此,程都介紹說,2017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學人外貿景氣指數為91,比上次調查上升了23個點,比2016年二季度最低點增長了一倍多。顯示出經濟學家對出口形勢的樂觀,對外貿易觸底回升態勢穩固。
物價方面,參與調查的多位經濟學家判斷一季度價格上漲趨勢不改。
調查顯示,有73.3%的經濟學家認為一季度價格水平與去年同期相比會上升,比上次調查上升近10個百分點;而認為價格水平會下降的經濟學家有6.1%,比上次調查下降了近一半;認為兩個期間價格水平基本持平的經濟學家占19.8%,比上次調查略有上升。
程都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學人物價指數為166,比上季度調查上升了20個點,連續兩個季度持續回升,預計社會物價水平將保持上升態勢。
“與上季度價格水平相比,認為一季度價格水平上升和保持不變的經濟學家占比較上次調查都有所下降;認為價格水平環比下降的經濟學家占13%,比上次調查有所上升,表明社會物價水平的短期上漲壓力較上季度有所減弱。”程都說。
綜合預判今年全年GDP增速為6.5%
“雖然多數經濟學家對一季度樂觀,但是對于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速判斷較為謹慎。”程都說。
調查顯示,認為全年經濟增速能夠超過6.5%的經濟學家,累計占比為64.9%,比上季度調查有所下降。有15.3%的經濟學家態度悲觀,認為全年經濟增速最高也只能達到6%,同時有23%的經濟學家信心較強,判斷經濟增速能夠超過6.8%。
程都表示,通過區域交組分析,綜合預判2017年全年經濟增速為6.5%。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結構升級轉型的關鍵時刻,新經濟的不斷發展,是支撐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的力量。
調查顯示,65.4%經濟學家認為循環經濟、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高新經濟形態的產生是我國“新經濟”的主要特點,63.1%經濟學家認為顛覆性科技成果的產生是我國進入“新經濟”的特點。
其中,關于“新經濟”的主要發展動力上,58.4%經濟學家認為來自于高新技術產業,有59.2%的經濟學家認為來自國家創新戰略的政策驅動。經濟學家認為,服務業和高端工業的發展,科技成果有效轉化及人力資本提升也會對我國“新經濟”發展產生正向推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據程都介紹,65.4%的經濟學家認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是“新經濟”時期我國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分區域看,不論東部還是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學家,都有超過50%的人支持這一觀點。”
此外,在制約新經濟發展的因素上,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認為,自身創新能力不足是企業創新的主要障礙。
數據顯示,61.5%的經濟學家認為企業創新的最大障礙來自于自身創新能力不足,15.5%的經濟學家判斷缺乏技術商業化渠道是企業創新的首要障礙,還有少數經濟學家判斷資金投入不足、可供購買的科技成果少、市場需求不足是限制企業創新的障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