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粉巷財經

    每經網首頁 > 粉巷財經 > 正文

    西安榮膺“中國第三城” 它緊跟京滬的原因……

    粉巷財經 2017-03-27 14:09:27

    西安這座中國傳統文化的“首善之都”,在盛唐一別的千年之后,正站在風云際會的時代風口上,迎來新的歷史機遇期!

    每經編輯 方秉文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一直覺得,當代中國城市的競爭話語體系中,西安的地位是比較超然的。單論人口、GDP、腹地等經濟指標,西安比不過成都和重慶。

    但是,中央政府在西安的發展定位方面,對這座城市的關注力度僅次于北京和上海。更是繼京滬后中央明確要求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第三城。

    給予的西安如此厚愛,并非是這座城市的經濟貢獻度,而是它厚重的歷史沉淀和文化氛圍——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更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

    中國城市的定位中,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經濟中心,西安則是文化中心。譬如,近期國家重大文化活動不斷落戶西安——央視春晚、央視元宵晚會、西部文博會、央視中秋晚會、絲綢之路電影節、中國藝術節、全運會……

    事實上,這類國家重大文化活動瀕瀕落戶西安,其背后的信號意義極強。

    上述現象的出現與“一帶一路”“文化強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等國家戰略要求有著諸多聯系。可以說,西安這座中國傳統文化的“首善之都”,在盛唐一別的千年之后,正站在風云際會的時代風口上,迎來新的歷史機遇期!

     


    為何說它是中國第三城?

     

    漫步大唐芙蓉園,亭臺樓閣間綠樹成蔭,林蔭道上游人如梭……

    這座依唐代皇家園林式樣復建的園林,自2005年開放以來,成為西安追溯唐文化的重要載體,先后接待過德國總理默克爾、前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等幾十位政要。


    〡中秋晚會選址西安大唐芙蓉園  拍攝:西安瑞兒

    大唐芙蓉園近期焦點落在了2016年中秋晚會上,2016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選址于此。這場備受全球華人矚目的中秋晚會,一改往昔在風景旖旎之處或賞月勝地舉辦的風格,來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首善之都。事實上,央視中秋晚會在選址方面的變化,與中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要求有著諸多聯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構建文化強國的論述中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推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

    事實上,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戰役中,中秋晚會和西安都是兩個無法逾越的主體。

    首批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中秋節,以及央視中秋晚會,可以說是全球華人矚目的焦點。而十三朝古都西安,更是全球華人追尋中華歷史,探究中華精神的尋根之城。

    中國每一座城市的氣質都大不一樣,它都會有自身的一個定位,但其實,這些標簽在不同的城市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套用。然而,對西安而言,它的標簽是具備唯一性的——中華幾千年歷史和文化的載體,塑造了這座城市的性格,也成就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首善之都。

    中央政府在西安的發展定位方面,對這座城市的關注力度僅次于北京和上海。2009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中對西安的定位是“國際化大都市”,這是中央政府繼北京、上海之后定位的第三座國際化大都市。

    給予西安的如此厚愛,并非是這座城市的經濟貢獻度,而是它厚重的歷史沉淀和文化氛圍。而十八大后的西安,在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戰略中有著諸多作為。

    單說2016年,除夕夜央視春晚西安設分會場;中國第八屆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會址永久落戶西安;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將于9月19日在西安舉辦;之后還有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亦是將西安作為主會場。

    從上述國家重大文化活動中,始終貫穿著兩條國家戰略主線——“一帶一路戰略”和“國家軟實力”的提升,而在這兩個重大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具備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是不可或缺的。

     

    它是中國文化傳承的祠堂

     

    西安,它的存在如同一部活著的史書,字里行間跳躍的是中華民族的滄桑巨變。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浩瀚的文物遺存,為其攢下“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這是國內其余城市仰望而不可及的。常言說百年歷史看上海,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以上的歷史要看西安,唯有“中國歷史文化傳承的祠堂”才足以詮釋此城。

    回溯到此處,也能解釋西安為何能夠在全國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定位的第三座國際化大都市。

    在文化強國戰略中,中華傳統文化是被提及的次數最多,更上升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的高度,必須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對西安這樣一座城而言,在國家戰略的框架下,如何對文化資源延伸,做好產業拓展和繼承創新呢?答案其實有章可循,梳理西安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西安曲江新區的系列舉措,可窺全貌。

    譬如,徜徉在西安南門城墻外,護城河碧波蕩漾、畫舫游弋……


    〡西安城墻南門——古城的"會客廳"  來源:無何有設計

    這種場景的出現,源自于西安南門城墻區域的改造工程,使南門城墻區域形成了文物保護展示、護城河歷史風貌游覽、南門區域立體式交通和南門城墻文化旅游活動四大體系。

    這次改造,大大提升了南門盛唐迎賓儀式的品格。譬如印度總理莫迪的首次中國之行,便是在西安南門城墻開啟——在南門禮儀文化廣場,莫迪獲贈通關文牒和“金鑰匙”,并在帶有濃厚盛唐元素的迎賓儀式中“入城”,登上城墻游覽結束后,莫迪也在微博上盛贊西安之美。

    迄今,西安南門迎賓儀式已成為諸多國際政要訪問西安的重要環節,儼然躍升為“文化國門”。按照曲江新區的規劃,其還將以保護與傳承歷史文化遺產為核心,把城、河、林、路、巷、市綜合規劃,啟動唐城坊和皇城坊兩大歷史文化街區建設。

    此外,還將建設絲綢之路文化合作區,主體項目有大明宮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中心(永久會址)等。絲綢之路文化合作區的啟動,將為古老的絲綢之路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鞏固西安作為絲綢之路起點城市的文化地位。

    事實上,無論是城墻區域的改造,還是絲綢之路文化合作區的建設,都是對歷史資源的繼承和創新。

     

    文化首善之都的時代使命

     

    〡西安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  來源:百度圖庫〡

    每一座城市,每一個階段的歷史定位,皆源于時代交匯賦予的重大使命。

    21世紀初期的中國,處于一個重大轉折的歷史時期。金融危機打破了“西方消費、東方制造”的模式,整個世界的經濟處于重構階段。過往三十多年經濟增長方式亦發生很大的變化,亟需我們開辟新市場,調整對外開放模式。

    上述時代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應運而生。“一帶一路”宏大敘事背景下的西安,在絲路經濟帶推進過程中,無疑被賦予了“融合”的使命。

    承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融合”這一國家使命,在“陜西自貿區”定位中有所體現——“落實‘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

    定位對陜西自貿區賦予的四項重任基本都與西安有關,譬如加大門戶城市開放力度、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皆指向的是西安。而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方面的要求,則是建立在西安與中亞之間的人文、經貿往來的基礎上。譬如,9月19日于西安召開的“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以“發展中的電影,多樣性的文化”為主題,側重反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的電影和文化。顯而易見的,電影節是媒介,絲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才是立意重點。

    事實上,西安與中亞國家的經貿、人文交流也獲得了反饋——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會在西安設立代表處,推動哈薩克斯坦與中國在教育、文化、商務、旅游方面的合作。該基金會現任主席為哈薩克斯坦前總理捷列先科。

    “一帶一路”戰略推出后,對占據地域優勢的西北城市而言,誰能在“絲路沿線國家”融合的競爭中力拔頭籌,獲得國家戰略的認可?沿線的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的省會城市均有系列動作。然而,本次自貿區的批復過程中,可以說從國家戰略的層面上認可了西安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所做的工作。同時給予先行先試的權限,要求探索出“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模式。

    這對西安而言,可以說是壓力,也是動力,如何結合中國傳統文化首善之都的優勢,探索出與絲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新模式,促進融合進程,服務于“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這將會是一個龐大命題。


     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

    可以說,西安已經成為了中國在外國人眼中除了北京外必去的一座城市。而如今,在“一帶一路”戰略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背景下,西安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

    第一個機遇期: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的機遇。

    在有關“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闡述中,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文化的作用異常器重,將其上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層面上。

    這對西安而言,如同改革開放之初的深圳一般,處于時代和機遇的重大交匯期。憑借西安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和份量,結合自身優勢,深入研究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發展走勢,既要做好繼承,還要做好創新,致力于打造好中國傳統文化的首善之都,這是契合中央整體戰略布局的。

    第二個機遇期: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重任。

    “一帶一路”戰略作為中國突破性、全局性的長期戰略,可以說是中國未來經濟生活中的絕對熱點。這項戰略目標的實現,前期是政策溝通和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啟動,緊接著是道路聯通和貿易暢通、貨幣流通,而民心相通則是貫穿始末的。

    事實上,民心相通取決于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強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幾項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路徑中——努力傳播當代中國的價值觀念,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對西安而言,這兩點正是其優勢所在。

    第三個機遇期:中華文化繼承和創新背后的產業機遇。

    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造性發展還有諸多的空間可挖掘,特別是對西安這樣一座歷史、文化、文物資源富集的城市來說,更是面臨著一次重大產業機遇期。創造性發展更多的是在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實際上,西安在文化產業領域可以發揮的空間異常廣闊,如何在創造性的發展?上一輪的競爭中,西安打造了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西安曲江新區,那么在新的一輪文化產業發展競爭中,如何把握住國家重大戰略轉型機遇,推陳出新,脫穎而出?這既是西安的機遇,也是西安的考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