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風口上,直播行業投幾百萬像“喝水”風停了,將有一大批平臺“渴死”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3-30 00:26:40

          2016年,被稱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大量從業者加入直播市場寄望分得一杯羹,而潮水漸退后,2017年直播行業的機會在哪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行業一線,通過對直播平臺、網紅、創業者、行業專家的多方采訪,試圖還原“火熱”直播后的真實現狀。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張海妮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編者按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可謂是直播行業的生動寫照:一邊是如火如荼的千億資本“加持”,另一邊卻是依靠融資支撐,難尋商業模式的直播平臺。而2017年伊始光圈直播“倒閉”事件,再度引發業內關注,加速了行業洗牌的速度。

          2016年,被稱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大量從業者加入直播市場寄望分得一杯羹,而潮水漸退后,2017年直播行業的機會在哪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行業一線,通過對直播平臺、網紅、創業者、行業專家的多方采訪,試圖還原“火熱”直播后的真實現狀?!?/p>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其實直播圈子里的人都很享受在‘風口’的感覺,風停了會死掉一大批,但是誰都不愿意在這之前停下腳步。”這是在2016年直播圈融資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趕在“洗牌期”來臨前,獲得數億美元投資直播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王邁這樣感嘆。

          而估值5億元的光圈直播倒閉,再次引發市場對直播行業的關注。“這件事情帶給行業一定打擊,我也聽到一些同行有裁員、縮減業務和投放的消息”。談到這件事,王邁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如今,接觸直播已經1年多,王邁用“迷茫、新奇、爆發、挑戰”概括這個過程。“之前一個項目投入500萬元、600萬元像喝水一樣簡單。”2017年2月26日,王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不過,變化正在發生,在王邁看來,現在不論是決策還是融資都變得更加謹慎,而直播的很多玩法也都被試完了,擺在大家面前的問題是下一步該怎么走?

          “外熱內冷”的迷茫:寧可錯投,不可錯過

          2016年初,本來從事營銷工作、還是一個“外行人”的王邁無意間接觸到直播。

          當時,直播行業仍是一片火熱。艾媒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在線直播/網紅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直播平臺數量接近200家,網絡直播的市場規模約為90億元,網絡直播平臺用戶數量達2億,大型直播平臺每日高峰時段同時在線人數接近400萬,同時進行直播的房間數量超過3000個。

          與此同時,巨額資本加持直播行業,從YY、斗魚、熊貓TV,再到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的紛紛入局。國內資本市場似乎都在遵從著一個共同的認知:“寧可錯投,不可錯過。”

          相較于外部的火熱,由于項目對接偶然接觸到直播的王邁則用“迷茫”來概括當時業內的狀態。

          王邁回憶稱,盡管當時外界也開始對直播有了一些聲音,但業內對直播并未形成明確的概念。某種程度上,大家還把直播和秀場放在一個維度,單純地覺得是一個看美女的地方;另一方面,說起自己從事直播,當時甚至會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排斥。

          一切似乎并未形成清晰的脈絡,但是基于對市場的判斷和前景的預期,瞅準時機,王邁和伙伴們組建了一只涵蓋產品、技術、市場方面的團隊,進軍直播。

          王邁及團隊伙伴開工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調性,從原本單純的眼球效應、美女經濟開始做出一些正面引導。“當時我們想,既然美女可以直播,明星、企業也可以直播。”

          組建好團隊,調整好調性,王邁及團隊在2016年3、4月開始做項目,逐漸嘗試在晚會活動時進行手機直播探班。經過兩三個月的“試水”,王邁及其團隊的心態從迷茫轉為新奇,分羹直播市場蛋糕的期待逐漸成形。

          “百團大戰”的火爆:風還沒停誰都想體驗

          彼時,和王邁一起參與直播的朋友斷言,直播將會在2016年火起來,事實也印證了當時的這個判斷。

          很快,行業開始被“引爆”,在資本“加持”下,直播像是始料未及的一場煙花綻放。

          2016年3月,小米黑金直播出場;4月7日,在《歡樂頌》發布會上,劉濤直播吸粉71萬;4月21日,Papi醬廣告拍賣直播競拍價達到1800萬元;5月10日,雷軍在小米直播中的露臉贏得超過20萬粉絲的關注;5月16,羅振宇一本起拍價為2.55元的書籍,最終以30260元的價格在優酷直播中拍出;5月18日,宋仲基的北京粉絲見面會直播贏得了1100萬人的在線觀看。

          這帶給從業者的變化十分明顯,以前是拿著直播資源找企業,人家不愿意搭理,而此后即便是坐在辦公室,也有企業上門合作。王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嘆道,雙方的角色像是換了過來,行業站在“風口”等起飛。

          與此同時,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直播一夜之間都涌入市場,類似京東、淘寶、蘑菇街等平臺也開始做垂直領域直播,“直播+”的概念也被提出,企業也開始選擇用直播的方式召開發布會。

          忽然之間,直播行業“百團大戰”的大幕拉開,直播從業者“跳槽”、“薪金翻倍”的消息不絕于耳,各大直播平臺開始了一場“燒錢、搶人、融資、圈地盤兒”的爭奪戰。

          值得注意的是,王邁也直言,直播行業的變化也面臨著內部和外部的雙重壓力:一方面,“刷流水”現象十分普遍,主播數量、粉絲數量、收入數量、在線觀眾數量難辨真假,大部分直播平臺都處于虧損狀態;另一方面,直播行業也面臨著內容“打擦邊球”的現象和日趨嚴格的監管政策。

          此外,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平臺的想法和理念也逐漸形成矩陣。例如,映客的定位是社交,一直播的定位則是媒體,直播怎樣實現“商業化”成為焦點。

          王邁也坦言,在直播行業能體會到站在“風口”的感覺時,只要風還沒停,誰都愿意體驗一下,加速自身的資源積累和成長。

          趕潮退潮的尷尬:大部分人不知該怎么走

          直到2016年底的最后一輪直播融資,還能用“容易”來概括,只要提出較為明晰的商業模式,就有人愿意投入,而王邁的團隊也幸運地趕上最后一波“潮水”,融到數億美元。

          不過,王邁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直播的“商業化很差”也成為業內共識,即便是投資人,也偏重于戰略投資,希望用直播切入更大的市場。

          根據王邁的經驗,當下,倘若僅是單一做直播,或許難以獲得資本青睞,投資人更偏重于把直播作為工具,應用于產業鏈精準一環的項目。

          在2016年直播行業各大平臺的火熱競技后,隨著估值5億元的光圈直播倒下,無法逃避的“洗牌期”隨之而來。王邁稱直播已慢慢遇到瓶頸,進入“擠泡沫”時間。

          在王邁看來,如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條路該怎么走,2017年行業一定會迎來洗牌,但是洗牌的方式尚不可知。王邁對洗牌的方式作了三種設想:第一種,按照小、中、大的規模有序倒下;第二種,以“一刀切”的模式迅速整合行業,形成“紅的特別紅,死的特別快”的局面;第三種,也很有可能出現一個明晰的商業模式和行業的分水嶺,符合規則的將會“跨過”,其余的則被淘汰。

          對于未來,王邁的思索是,和普通的互聯網工具不一樣,對直播平臺來說,人具有較大作用,具有個人魅力的主播將會對平臺發展有較大的作用。此外,大而全的直播平臺將越來越少,開 一個頻道或者欄目運營直播的“招數”很難奏效,傳統的商業模式是把直播當做產品來經營,未來直播則更多是一種場景應用。

          一線觀察

          直播變局下主播不僅要顏值 頂尖網紅分走80%以上收入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如今的直播早已不是最開始那么簡單,不僅要顏值高,還需要知識儲備”。從2014年就開始接觸直播的栗子顯然已經嗅到了直播行業的變化。

          同樣于2016年接觸直播的大白也告訴記者,現在的直播和自己最初接觸時相比,出現了一些明顯的“門檻”。

          理想與現實:要求越來越高收入難支撐生活

          2016年接觸直播的大白,起先直播的對象是寵物狗,后來衍生到直播生活狀態。如今,讓大白記憶猶新的一次經歷則是“心肺復蘇”直播,要求主播掌握足夠的知識。

          早在2014年開始接觸短視頻,后來又開始直播的栗子,現在每逢大型直播都要帶上自己的“百寶箱”。“如今的直播不僅要顏值高,去一些大型活動,直播前還要準備移動電源、wifi、自拍桿、補光燈;直播過程中要和粉絲互動、回答問題;直播后還要學會總結”。栗子顯然已經嗅到了直播行業的變化。

          主播寧寧還提到,有時候接到年度盛典要連續直播幾個小時,很多主播生病打點滴也還在堅持直播,真的是“痛并快樂著”。

          對于普通主播來說,靠直播賺錢并不容易。某直播平臺負責人張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女網紅、三四線女演員、模特這部分在主播中僅占2%~5%比例的群體,分走了80%~90%的收入;剩下的則是在某領域擁有一技之長、具有個人標簽的個性主播及一些業余的“素人”直播。

          多位主播告訴記者,難以依靠直播打賞支撐生活。主播李萌也稱,平時只是通過直播賺點零花錢。此外,李萌由于對平臺分成模式的不滿,前前后后換了6、7個平臺。

          張曉表示,主播收入并非如外界傳言輕易過萬,更多的收入數據來源于平臺頭部主播,行業水平實質上參差不齊。

          對于行業內的諸多現象和從業者的不滿,齊齊直播平臺運營管理者史賀楠則頗為樂觀。她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2016年的變革,由于平臺和主播相輔相成,各大平臺的“分成”模式也將規范完善,高質量的主播勢必得到高收益。

          轉型艱難:網紅變身明星沒那么簡單

          除了收入參差不齊,主播的個人發展生涯還面臨著多重挑戰。

          據艾媒咨詢報告顯示,像Papi醬一樣的頭牌網紅少之又少,90%的網紅未能實現變現。而隨著粉絲經濟的發展,“電商直播”也是連接受眾和網紅,使得網紅獲取更多收益的一種有效方式。據《2016中國電商紅人大數據報告》顯示,2016年電商紅人產業產值為580億元。

          如今的栗子也樂于在直播平臺售賣商品,她認為這能拉近觀眾距離,也有助于理解產品。

          同時,有主播稱希望通過直播這種方式擁有參與網絡電影、進軍影視圈的機會。這一市場需求和汪海濱的設想十分契合。資深互聯網視頻直播行業人士、齊聚科技CEO汪海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把旗下的一些直播平臺打造成線上電影廠,把平臺上具有才藝和顏值的主播輸送給網絡電影,為網紅變身明星打造一條便捷的上升通道。

          不過,張曉認為直播平臺僅是提供給主播一個被看到的“窗口”,最終能不能進入青睞的圈子,還取決于行業和社會的統一標準。

          行業解剖

          直播洗牌進入下半場 平臺倒下“冷凍”資本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張海妮

          2016年,視頻直播進入紅海,出現近千家直播公司同時涌現的壯觀場面。2017年伊始,估值5億元的光圈直播倒閉,一時間,關于直播行業的死亡潮來臨之說甚囂塵上。

          TMT領域知名研究人士布娜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播平臺內容空洞、同質化嚴重,已引發觀眾的審美疲勞,在經歷狂熱過后,鑒于直播平臺的運維成本非常高,引流也會越來越困難。

          不過,垂直類平臺則面臨著新機遇和挑戰,呱呱財經直播平臺負責人李磊表示,未來更加細分的垂直直播平臺可能會有更突出的表現。

          多平臺“倒下”行業加速洗牌

          光圈直播官網已無法正常訪問,在百度搜索“光圈直播”,相關搜索內容都是“撤資、欠薪”。這一局面的背后,則是其頗高的估值和資本曾經的青睞。據人民網報道,光圈直播2015年9月得到由合一資本、紫輝創投、協同創新3家投資的1250萬元天使輪融資。當時的光圈直播估值已超過5億元。

          光圈直播的“倒下”,只是直播平臺現狀的一個側影,易觀互動娛樂分析師王傳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6年,直播從業廠商圍繞用戶流量展開了跑馬圈地的爭奪戰,在此階段,幾乎完成了以美女顏值、奇聞軼事、明星舔屏為推廣手段的用戶拉新。

          不過,爭奪戰的背后則是內容的匱乏。艾媒咨詢顯示,77.1%的網民認為在線直播平臺存在低俗內容,90.2%的網民認為在線直播平臺的整體價值觀導向為一般或偏低。

          據記者梳理,截至目前,趣直播、微播、網聚直播、貓耳直播、咖喱直播、美瓜直播等多家直播平臺已經下線或暫停服務。

          齊聚科技CEO汪海濱認為,目前的網紅直播還處于混戰階段,最終獲得用戶的直播公司才能生存下去。2017年過后,大部分直播平臺將可能會因為定位模糊、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原因而面臨倒閉或者被其他平臺收購,而一些人氣很高,具有良性生態模式的直播平臺將會獲得長久生存和發展。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內容匱乏是行業加速洗牌的重要誘因,直播泡沫正在破裂,未來大而全的直播平臺少之又少,2017年垂直平臺將會迎來“升級”。

          垂直類平臺“寒冬”突圍

          毋庸置疑,行業加速洗牌和垂直類平臺的“新機”是2017年直播下半場的發展趨勢,而助推直播行業發展的資本也或許將發生“變革”。

          據云投匯大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1月30日,全國共有31家網絡直播公司完成36起融資,涉及總金額達108.32億元。

          艾媒分析師認為,在線直播行業除了人力成本外,還需要購買大量價格昂貴的專業設備和支付寬帶的費用,目前許多直播平臺都在虧損,或者是靠融資在做支撐。

          在汪海濱看來,2017年將是資本回歸理性的過程,但是好的企業依然不會收縮自身的業務和資本;相對而言,不具有市場沉淀、之前盲目殺入市場拿到錢就開干的初創公司,可能會面臨巨頭的蠶食和資本的寒冬。

          汪海濱預判2017年垂直類直播平臺將會獲得龐大的目標用戶,資本將會集中在幾大定位清晰、運營模式優質高效、人氣旺盛的直播平臺,也將會有資本看好財經、教育等垂直細分領域的直播公司。他提醒道,上述領域即便被資本投入也并不意味著能獲得巨額利潤。這需要一定的決心和勇氣,只求快速變現的互聯網產品是難以持續生存的。

          (應被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呱呱財經負責人李磊,主播栗子、寧寧、大白、李萌,直播公司聯合創始人王邁,某直播平臺負責人張曉均為化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直播行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 | 亚洲国产综合色九九。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免费大片 | 最新亚洲国产AV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