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19 20:41:37
相比A股照明企業2016年業績表現,多家正在轉型的新三板LED企業的業績卻較為一般。隨著LED市場競爭的日漸激烈,增強品牌知名度或成為行業突圍方向
每經編輯 莫淑婷
每經記者 莫淑婷 每經編輯 陳俊杰
4月18日,全華光電(830867,OC)發布2016年年報,相較2015年,2016年的業績不甚樂觀。年報顯示,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43.05萬元,同比下滑51.98%;實現凈利潤-93.15萬元,同比下降128.97%。
實際上,相比A股照明企業2016年業績表現,多家正在轉型的新三板LED企業的業績卻較為一般。隨著LED市場競爭的日漸激烈,增強品牌知名度或成為行業突圍方向。
公告表示,2016年營收下滑主要受兩個方面影響:湖北省各地路燈管理部門改制為經營性法人,受此影響,各地路燈管理部門在報告期內均暫停采購,采購需求擠壓至2017年。同時,全國工業增速下降,公司為降低回款風險,減少壓款比例,對報告期內業務收入造成影響;業務方向戰略調整,從傳統照明業務向智能化業務轉型所致。
至于凈利潤下降較多,全華光電在年報中表示,源于收入下降,人員薪酬及房租等固定費用無法降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聯系全華光電董秘,詢問湖北省各地路燈管理部門暫停采購相關事宜,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郵箱,但記者發去采訪函后截至發稿前仍未收到回復。
資料顯示,全華光電主要從事LED照明產品研發、制造、設計、施工以及維護等,通過照明采購投標和向下游渠道商供貨實現銷售和盈利,收入來源于燈具設計、產品供貨、技術服務和施工指導。
全華光電還在年報中指出,2016年LED照明的市場普及率已達40%,還有數倍的已有傳統光源需要替換;相比其他行業,LED照明行業的增速仍然較高,后期市場空間也非常巨大。目前行業內同質化嚴重、技術含量低,價格成為通用照明市場競爭的法寶,行業平均利潤逐年下滑,提高技術附加值、增強品牌知名度成為LED行業突圍的必然方向。
實際上,縱觀2016年照明企業動態,不少企業正在大力進行轉型升級、創新模式。
照明企業積極轉型的背后,源于LED行業深陷價格漩渦。正如全華光電在年報中表示,LED行業原材料歷經9次漲價,渠道戰、價格戰、產品戰、品牌戰不斷加劇,行業并購浪潮風起云涌。
眼下,2016年年報披露幾近尾聲,LED上市企業悉數亮出了去年的“成績單”,各家賺錢能力也隨之呈現在大眾面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歐普照明、陽光照明、佛山照明、海洋王、三雄極光2016年業績表現可謂亮眼。
佛山照明營業總收入增長了17.03%,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907.92%;剛于3月圓了A股“上市夢”的三雄極光,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8.97億元,其中,LED綠色照明產品銷售收入14.53億元,占總營收的77.08%。
反觀新三板掛牌的照明企業,正處于轉型的部分企業2016年業績不甚樂觀。漢瑞森2016年營業收入為7408.5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3.57%,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2.61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1.30%;矽瑞股份2016年營業收入為2746.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35%;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85.06萬元,較上年同期34.08萬元,由盈轉虧。
佛山照明燈具協會會長吳育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盡管LED照明市場在回暖,但是隨著價格的進一步調整,大企業因為品牌效應會越做越大,而小企業則可能越來越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