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21 09:28:45
做生意離不開錢,但這幾年,做實體經濟的卻不怎么受資本待見。
每經編輯 肖樂 李凈翰
做生意離不開錢,但這幾年,做實體經濟的卻不怎么受資本待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解放日報今年初曾報道,“陸家嘴的一位創投公司基金經理,一年投資30個項目。但他投資的絕大部分都是互聯網項目。”上海市人大代表、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勝明用具體事例來說明,國內投資界普遍存在“脫實向虛”的傾向。
袁勝明還表示,“做實體經濟,投入多、風險大、回報慢,不管是銀行融資,還是風險投資,都不青睞,實體企業還會遇到各種隱形壁壘。“
而另一邊,做軟件起家的上市公司二三四五卻嘗到了轉型做金融的甜頭,其現金貸業務的“賺錢能力”有目共睹。公司旗下的2345貸款王金融科技平臺業務呈指數級增長,2016年,2345貸款王發貸款余額超13.76億元,營收2.06億元,實現凈利潤1.1億元,毛利率更是將近100%!
借款3000元要預扣186元手續費
現金貸是小額現金貸款業務的簡稱,具有方便靈活的借貸與還款方式,具有及時審批、快速到賬、額度小、期限短等特性。據《金證券》,有第三方機構統計:
目前小額現金貸平臺已上千家,活躍用戶約為3000萬人,行業規模大約在6000億-1萬億元之間。
但隨著業務的爆發式增長,現金貸的各種弊端也逐步顯露出來。
二三四五旗下的2345貸款王是一款提供500元~5000元的小額現金信貸服務的APP,貸款期限為1個月,可以提前還款。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按二三四五現金貸的流程申請貸款發現,按照借款3000元,30天期限計算,平臺預先扣除186元手續費之后,實際到賬貸款本金2814元,按照0.06%的日利率,到期需還本付息3054元,計算下來的實際年化利率約為104%。若借款15天,借3000元的實際年化利率則高達184%。
▲部分現金貸平臺利率情況(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4月11日,銀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點名現金貸,要求嚴格執行最高法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有關規定,不得違法高利放貸及暴力催收。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近日就平臺借款手續費等問題聯系二三四五董秘辦并發去了采訪提綱。該公司董秘辦人士表示,平臺利率符合規定,資金來源合法合規,手續費問題暫不方便回答,“現在銀監會出了一些規定,我們在這方面問題的回答上非常謹慎,不知道未來會出現怎樣的一個變化。”
互聯網金融業務毛利近100%
互聯網金融更加輕松的賺錢方式也讓更多的年輕人不愿意做實體。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2345貸款王網站上一個推廣員聯盟,僅需手機注冊便可成為其推廣人員。成功推薦一名用戶在貸款王平臺上完成一次貸款操作,推廣人員可得60元傭金,多推多得,上不封頂。
▲圖片來源:二三四五2016年年報
規模巨大的年輕藍領階層、應屆畢業生和信用良好的城市白領等均是2345貸款王的主要客戶群體。截至2016年末,2345貸款王累計注冊用戶超過780萬人,累計借款的用戶人數超過380萬人,這兩個數字在2015年末僅為93.9萬人和5萬人。
二三四五年報顯示,2016年,公司以2345貸款王為主要業務的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營收為2.06億元,營業成本僅為308萬元,毛利率高達98.51%。
公司預計2017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將比2016年同期增長100%~130%,主要原因仍然是2345貸款王平臺業務的高速增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今的中國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體經濟功不可沒。在中國產經新聞報評論員商寅泉看來:
近40年來,中國在面向世界開放的進程中,出口貿易占比越來越大,小到針線紐扣,大到重型機床及礦山機械,都是依靠實體經濟的產品來完成的貿易額。
遺憾的是,隨著虛擬經濟在中國的鋪展,實體經濟獲得的金融支持力度逐年減弱,實體經濟大多數生存在依靠自身積累循環發展的境況中,那些“風投”,那些“大鱷”,把巨額的資金都投入了“以錢生錢”的行當,實體經濟生存感受到危機。
所幸的是,在一季度出臺降費2000億元措施的基礎上,4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進一步減稅措施,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勁。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了解到,上述措施全部到位后,加上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今年前4個月翹尾減收,預計全年將再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稅負3800多億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破解當下實體經濟的困局需要真正的魄力實行壯士斷腕,或許正如孟子所言:
道之所在,雖萬千人逆之,吾往矣。
每經編輯 李凈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