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2017-04-28 13:55:26
雖然受調控影響買家數量減少,很多房源的價格出現了實際的降低。一些優質小區受到的波及較小、房源仍供不應求,但議價空間確實出現。鏈家數據顯示:4月第二周,新增房源掛牌價環比小幅下跌0.02%,66.9%業主選擇降價。
記者 張鳳玲 實習記者 姚瑾玲
新政滿月,北京樓市行情正在發生逆轉。經濟觀察報記者通過多渠道走訪獲悉,北京部分二手住宅出現降價,同一樓盤中個別房源降價幅度超過10%;多家大牌二手房中介關閉了一些自家門店。
鏈家研究院數據顯示:北京13個區中有8個區的房屋均價已下跌,東城區、西城區、石景山、朝陽、豐臺、通州房價均價下跌5.4%、3.8%、2.3%、2%、2%、1%,其中在鏈家系統內成交量排名前20小區已有9個小區房價下跌,如新龍城、加州水郡、蘋果派房價已下跌8.2%、5.1%、3%。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則認為,市場價格暫時處于橫盤狀態,政策對價格的大面積影響需要3-6個月時間顯現,北京樓市很可能在第二季度出現價格調整。
個別房源降價400萬元
經濟觀察報記者在北京市區東北部的酒仙橋地區采訪獲悉:和喬麗晶、麗都水岸、陽光上東等小區已出現明顯降價。在和喬麗晶小區,一套面積167平方米的兩居室已由過去報價1300萬元降到現在的1050萬元。和喬麗晶二期,一套285平方米的3居室,已由過去報價的2200萬元降到現在的1800萬元。
“這邊有一業主月供5萬元,已出現無法供應月供的局面,資金鏈非常緊張,所以出現了大面積降價。”負責酒仙橋地區二手房的經紀人說。
同一區域的二手樓盤麗都水岸的房屋掛牌價也出現下降,一套180平方米的3居室由過去報價的1900萬元降至現在的1600萬元,條件是買房者需幫客戶先還款600萬元抵押,每平方米8.8萬元,已跌破了這一小區每平方米9.78萬元的均價。
該區域更多的二手樓盤房價出現微調,比如陽光上東澳洲組團一套180平方米2居室已由過去報價的1800萬元降價現在報價1650萬元。
一位長期關注酒仙橋地區樓盤的購房者表示,自從317新政后,這一區域有些樓盤報價出現了普遍下調,有些是業主急于出手回籠資金,有些是業主心理上漲的預期減弱。
前述負責酒仙橋的二手房經紀人說,買方議價能力走強,具體表現在新增房源掛牌價已跌破前期成交價,買方的價格博弈空間增強。
“一下子就變了,一個月前,我找業主要鑰匙預約看房等之類的,他們顯得不耐煩,除了漲房價和簽約,一般都不主動聯系我們,現在,他們變得非常熱情。”該區域的另一位經紀人說。
在北京北部的回龍觀和西三旗地區,很多二手房源的掛牌價格和實際成交價格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記者實地采訪發現,西三旗地區活躍樓盤育新花園近期的掛牌量大增,但成交量較新政前大幅下滑。而價格方面更是出現議價空間,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案例是,一套曾報價998萬元的90平方米公房,現在掛牌價格為868萬元。育新花園周邊的一些樓盤也出現同樣的現象,一套知本時代約90平方米的房源掛牌價從660萬元降到635萬元,中介稱價位還可以談。
多家房屋中介告訴記者,雖然受調控影響買家數量減少,很多房源的價格出現了實際的降低。一些優質小區受到的波及較小、房源仍供不應求,但議價空間確實出現。鏈家數據顯示:4月第二周,新增房源掛牌價環比小幅下跌0.02%,66.9%業主選擇降價。
中介關閉門店
房價出現調整背后,是二手房成交量的大幅度下滑。
鏈家研究院數據顯示:最近一周(4.10-4.16)鏈家成交692套,為2016年以來除去特殊長假以外的最低值,調控后鏈家二手房共成交5258套,較調控前一月下降71%,成交量下滑幅度最大的是通州,下滑82%。在新政一個月后,占據鏈家成交量三成的核心500盤整體成交量下滑74.9%,調控后近三成的小區無成交。
在多條新政效應疊加、二手成交量下降的情況下,一些中介公司已開始出現關店。
經濟觀察報記者通過實地調查獲悉:位于朝陽大悅城西北的鏈家門店已于近日關閉,門店內外的物件已經搬空,經紀人都已離開。
位于朝陽區朝陽北路呼家樓店門店也已經關店,經紀人已轉移到周邊其他門店辦公。豐臺地區、通州地區的少數中介門店也“消失”了。
根據房天下經紀人透露,房天下正在關閉部分線下門店,預計關店總數是300多家,這300多家門店主要分布在環京地區和北京市,“我之前賣商住,現在準備賣海南的房子。”一位房天下經紀人說。
鏈家管理層向經濟觀察報透露,如果成交量持續低迷,中介公司肯定會關閉門店。
多重原因疊加
317樓市新政,20天內8條調控措施讓北京樓市進入冰封期,最重要的原因是“認房認貸”,2013年4月北京曾經出臺過“認房認貸”政策,當時北京當月房價下跌2.1%,而目前的“認房認貸”,又增加了流動性緊縮的背景。
那么,降價為何從中高端樓盤下調呢?經濟觀察報記者調查獲悉:此輪房價上漲背景是資產荒、改善性需求爆發,而相對應的房屋總價在800萬-2000萬元間。
鏈家研究院發現:北京房產成交中有70%成交需求是改善性需求,這些物業總價更高、對貸款的依賴度更強,在以“認房認貸”為代表的調控政策中,影響最大是這類人群和改善性產品。
“剛需房目前沒有怎么降價,主要是改善產品,降的不是價格,降的是泡沫。”一位中介公司區域負責人說。
“半年前,流動性過剩,房價上漲快,房價增值空間可以填補杠桿成本,我月供4萬元,用其他金融產品套利來覆蓋利息。現在不一樣了,錢緊,風險已經出現。”一位已降價掛牌出售的業主告訴經濟觀察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