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1 12:29:03
每經實習記者 舒曼曼
近日,天津一位房地產負責人說,“以前我們是被遺忘的城市,現在卻真的進入‘準一線’城市了。”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也坦言,北京的諸多特殊優勢,使得鄰居天津一直“燈下黑”,被業內戲稱為北京的大七環。
去年下半年以來,北上深三個一線城市及杭州、南京等熱點城市不斷升級限購,天津、鄭州等加速升溫,融創、龍湖等一線地產大鱷鏖戰天津拿地,讓天津樓市也加入限購名單。
中國社科院的一份《房地產藍皮書》預判稱,201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分化現象將進一步深化和強化,對于二線過熱城市,量價回調應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但對于那些具有產業和人口支撐的城市,比如天津、鄭州、武漢等,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風口。
房企集體轉戰天津搶地
2015年,從北京萬科一把手位置離開的毛大慶,除了創辦優客工場外,另一個重要身份就是鴻坤集團高級合伙人、執行董事。
作為房地產圈的名人,毛大慶的一舉一動備受外界關注。此前,鴻坤一直在業內籍籍無名,隨著毛大慶的突然加盟,這家北京中小房企的知名度大增。
近兩年來,在“明星大佬”毛大慶的推動下,鴻坤地產加速向北京以外的另一重鎮天津擴張。去年11月下旬,鴻坤地產斥資12.4億元搶下靜海區團泊新城東區1宗住宅地塊,溢價率180%,樓板價約4690元/平方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份,“地產黑馬”鴻坤又斥資17.82億元包圓了薊州新城五宗地,樓面價達到約7716元/平方米。
而這僅是去年年底以來,以鴻坤為典型的激進型房企押注天津樓市的一個縮影。
今年2月,天津開年首拍兩宗地塊,卻吸引了碧桂園、旭輝、正榮、萬科、金科、首創等眾多房企參與,最終均因超過最高限價被迫中止出讓。龍湖地產2016年首次進入天津市場,截至目前已布局4個項目。萬科2017年一季報則顯示,天津市場單季銷售金額已突破百億元。
克而瑞對22城房企格局研究顯示,2016年天津樓市銷售金額TOP10門檻為82.96億元,不僅處于梯隊前列,而且超過一線城市的深圳、廣州,增幅于22個城市中位居第一。
京津格局重構催變地產
鏈家天津新房事業部的梁瑞透露,去年“9·30”政策之后,天津樓市第四季度二手房出現30%的小幅下降。由于政策和去化因素影響,2017年一季度新房推盤量明顯下降,而二手房成交量則達到歷史峰值。
不過,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天津自貿區以及城鎮化建設帶動了外來人口增速,梁瑞表示,鏈家對天津市場以及外溢比較明顯的熱點片區都有比較好的預期,未來將在天津新房業務上投入70%以上的精力。
毛大慶坦言,過去三十多年,北京強大的資源賦能帶來的城市吸納能力,使得天津“燈下黑”,京津兩地聯動的價值未發揮出來;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京津兩城可以對話了。
“當時京津兩地通高鐵的時候,我是評審組的專家。這是中國第一條高鐵,也是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中國第一條350公里時速的高鐵,是開門之舉。”毛大慶說,這條高鐵開通后,第一年運送人數1807人,就將京津兩地的人口流動率提升至86%;而目前,已經可以運載兩億四千人了。
他認為,當前京津聯動發展,尤其是年輕人交流互動頻繁,將帶來巨大變革。毛大慶說,房地產業發生了本質的變化,未來在新的城市發展中將產生新的生命力,房企應認識到其中潛藏的城市新價值。未來,在京津兩城的膨脹擠壓帶上將產生一系列新型的特色小鎮。
針對當前房企在天津狂飆突進、瘋狂拿地布局的現狀,毛大慶卻潑了一瓢冷水。他說,布局天津不只是在天津簡單拿塊地或建幾個項目,應更多的將京津兩地文化和資源銜接起來,從整個行業變化中去認識城市的未來與價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