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洞見

          每經網首頁 > 洞見 > 正文

          樂視“黏合劑”緣何失去對高管的凝聚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2 22:36:11

          每經編輯 解夏    

          解夏

          “小得盈滿。”這是賈躍亭在5月21日發出的微博。在傳統二十四節氣中,小滿意為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

          山西人賈躍亭應該知道一句諺語,叫做“小滿不滿,麥有一險”。5月21日,賈躍亭高溫下身著一件黑色長袖帽衫出席樂視網媒體溝通會,這或許就是樂視“小滿期”的“一險”。正是在這個溝通會上,他申請辭去樂視網總經理職務,專任董事長一職。樂視系自年初以來的人事動蕩,至此達到高點。

          3年前,當樂視網陷入“賈躍亭去哪了”的危機之后,不僅樂視眾高管依舊眾星捧“躍”,而且在紛飛傳言中還不斷有高手加盟,也算“患難見真情”。但到了今天,樂視高管卻紛紛出走。這對所有創業者也是一個啟示——什么才是凝聚人才的力量,什么又是打破這種凝聚的力量。

          2014年的樂視,還是一家可以用愿景和夢想來做黏合劑、并且能用現實回報聚合人的公司。盡管其時賈躍亭的個人經歷被翻了個“底兒掉”,樂視創辦十年來的每一個細節都被挖盡,但當時的樂視管理層卻未有大的震動——不但早期高管團隊非常穩定,且吸引了當時的魅族副總裁馬麟、魅族營銷副總裁莫翠天、聯想集團副總裁馮幸、前搜狐銷售部渠道中心總經理張旻翚、前搜狐副總編何毅、央視主持人劉建宏等一批人才加盟樂視,分別出任旗下公司高管。樂視汽車的負責人呂征宇也是在樂視當年的低谷期加入的。

          2014年賈躍亭有半年時間待在海外,并自稱大部分時間都在挖人。由于樂視汽車總部在美國,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造團隊。賈不僅拜訪了美國與歐洲頂級汽車公司,還將美國跟汽車領域有關科學家都找了一遍,“幾乎美國一半電動系統的科學家、院士和技術專家,都讓樂視挖過來了,一點不夸張。”半年時間里,樂視美國團隊從最初三四十人增長到200多人。

          樂視真正留住高管并吸引人才有兩方面原因:其一,2014年的樂視處于急速上升期,生態模式的大部分業務也都是由這時候正式鋪開的,賈躍亭在風雨飄搖的時候搭班子和定戰略,給了團隊非常可觀的事業前景;

          其二,來自于股權激勵、豐厚薪資和足夠高的頭銜。賈躍亭曾在接受采訪時談到:“每個新項目,做到一定階段,我會拿出30%~50%股權送給團隊成員,然后再拿出剩下部分的60%~70%送出去。”

          為了理順樂視生態業務板塊的利益機制,他還制訂了管理層雙重持股的架構,這意味著高管不僅持有自身業務板塊股權,如果其他板塊業務高速成長,他也可以從中分享到增長的紅利。

          賈躍亭曾談到,你要吸引過來全球頂尖的人才,除了要靠夢想、戰略,另外一個要靠激勵機制。2015年4月15日,樂視召開了主題為“觸摸未來”的LePar超級合伙人峰會,為所謂的超級合伙人提供前向、后向、衍生、資本四重收益模式。賈躍亭對高管相當慷慨。樂視手機負責人馮幸曾說:“老賈會拿出樂視控股自己持有股權的50%,用于激勵‘樂視全球合伙人’,這包括樂視高管,也包括樂視很多外部合作伙伴。”

          客觀來說,賈躍亭設計的股權激勵策略,不光讓高管在自轄業務中有利益牽扯,同時也把高管編入整個樂視集團中,保證了單個項目高管和集團公司利益一致。而另一方面,新項目前期不融資的策略,保證有更多股權給團隊。

          賈躍亭當時還提出了要使樂視集團收入突破100億元,并完成從平臺型向生態型公司轉變的目標。這也與樂視當時的架構相關,到2015年3月,樂視控股旗下子公司共有12家,其中花兒影視、樂視財務、樂視流媒體廣告等6家是全資子公司,樂視致新、樂視體育等6家是部分占股子公司。

          除此之外,樂視控股還有非上市板塊,與上市公司樂視網無直接股權關系,但均由賈躍亭控制,他挖來的很多高管,例如張昭、馮幸等在原來公司都是高階職業經理人,來到樂視則掌管一個獨立業務板塊。如果之后這些子板塊單獨上市,他們就有望成為上市公司的CEO。

          在夢想與現實的刺激之下,翻一下這些樂視高管乃至普通員工的朋友圈可知,2015年到2016年樂視資金鏈危機爆發之初,他們一直處于亢奮的創業狀態。

          如今,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以150億元投資“解救”樂視,成為第二大股東,樂視系高管層出現大換血,流失了包括樂視控股CFO吳輝、樂視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財務總監楊麗杰等在內的多員大將。此次離職的高管中,樂視體育是重災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離職的楊麗杰在賈躍亭創業之初就早已追隨,2004年任財務管理部經理,2008年開始擔任樂視網財務總監,可謂賈躍亭的心腹。財務對一家架構復雜的公司而言,無疑是關鍵部門。

          自2016年“資金鏈斷裂”風波起,夢想的黏合力正在減弱。在21日的溝通會上,賈躍亭談到裁員,說從去年10月樂視流動性出現問題后,就在考慮組織變革,裁員也是其中一個部分,但他強調:“與其說裁員,更準確地說是人員優化。”不過現在看來,用什么詞表達已經不重要了。

          在溝通會開始前,樂視網公告稱,賈躍亭申請辭去總經理職務,專任董事長一職,梁軍任公司總經理。也就是說,未來“上市公司”的業務主要由梁軍負責,而賈躍亭則專注于汽車業務。

          對于上市公司與汽車業務的資金關聯,賈躍亭表示兩者從未有過關聯,“僅僅我個人的資金有”。同時,賈躍亭對融創中國的資金注入表示了認可,“上市公司逐步進入發展快車道,非上市公司觸底快反彈了。”

          種種跡象表明,這次溝通會劃清了邊界——在樂視的龐雜體系中,非上市公司與上市公司正在劃清界限,賈躍亭開始從上市公司的業務中剝離自己,這對公司的形象也不無好處,而且是樂視系斷臂求生的最佳方案。

          但現實就是這么殘酷,那些因生態夢而聚集的高管,會有一部分風流云散。

          有人問:樂視現在姓賈還是姓孫?此問題意義不大,如同18個月前問周航,易到是姓賈還是姓周一樣,所得到的答案,未必離事實很近。

          (作者為財經專欄作家,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樂視網 賈躍亭 高管變動 股權激勵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在线tv黄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 中文字幕丝袜第1页 | 亚洲精品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