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4 00:45: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項義妹 每經編輯 文 多
每經記者 項義妹 每經編輯 文 多
每一個新興產業,都會經歷快速擴張但管理混亂、監管趨嚴并回歸理性的發展過程,而民用無人機領域正處于這一階段。
在經歷了“井噴式”發展之后,無人機這一行業也開始面臨著投資熱度消退、利潤下滑、公司倒閉等一系列問題,這是否意味著無人機行業“野蠻生長”的時期已過?近日,由于“黑飛擾航”事件屢禁不止,民航局對于民用無人機行業監管的升級,似乎將加速了這一行業拐點的到來。
在近期的一系列黑飛事件后,大疆方面5月23日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承,最近這段時間,大疆國內銷量的確有小幅度下滑。“可能有些用戶想買,但是看到這個事件,可能心理會受到一些影響。”大疆一位內部人士表示。
大疆承認近期銷量下滑
近日,民航局宣布,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民用無人機登記注冊系統的開發,并將于6月1日正式對質量250克(含)以上的無人機實施登記注冊。
據《北京商報》報道,一位參與意見征求會議知情人士透露,空管委還在牽頭起草一份針對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的具體管理規定,這項規定將明確對未實行無人機實名登記的行為的具體處罰措施。
對此,哈工大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孫明健分析認為,監管措施的出臺,對于無人機行業的發展是有影響的,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本來因為使用簡單,價格不高,有些玩家會買來娛樂、航拍,但是監管政策的導向可能會使得玩家變得緊張,“玩無人機還要跟這個那個打交道,甚至上升到法律的層面,那我不玩了還不行嗎?”孫明健說。
在5月23日的媒體通氣會上,大疆方面也坦承,最近這段時間,大疆國內銷量的確是有小幅度下滑。“不過,好的影響肯定多于不好的影響,大疆還是歡迎和肯定監管的。”大疆方面表示。
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方面也肯定了監管:“關于民航局發布的新規,這段時間零度智控也一起參與了相關規則的討論。由于我們本身在做國外的市場,其實美國的FAA和日本的相關部門對于無人機使用均有明確的注冊要求和管控措施,我們認為新規的出臺有利于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也幫助擁有無人機的用戶規范自身行為。”
深圳微孚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何偉的觀點類似:無人機行業技術門檻高,競爭激烈,洗牌一直在進行,加上內部環境的監管,可能會加速這種變化,但是也給了真正有技術實力、資金實力與市場渠道的公司機會。
消費無人機行業風光不再
事實上,曾經作為資本圈寵兒的無人機行業,風光已經慢慢黯淡。
在政策的支持下,經歷了大量資本一擁而入的發展之后,無人機這一炙手可熱的行業開始逐漸降溫,從行業投融資情況便可見一斑。
根據畢馬威和CB Insights共同發布的Venture Pulse風投報告,全球無人機行業在2016年第三季度獲得了13筆共計5500萬美元的融資;相比2015年第三季度共有12家無人機相關企業獲得1.34億美元的投資,資金規模大幅下降了59%;而2016年第二季度,無人機行業同樣發生13筆融資,總額約為1.06億美元。
對此,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分析認為,無人機行業的投融資已經大幅度萎縮,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目前基本上沒人投資了。“因為現在消費級無人機主要是娛樂和航拍,高速發展期已過,市場已基本飽和,而新的市場需求還沒有開發出來,這個行業已經不太增長了。”米磊說。
大疆方面則表示,過去無人機的概念比較火,很多資本都沖進這個市場,但是作為硬件產品,比拼的不是概念或者是資本運作,而是產品本身的技術。投融資的退潮其實是市場的正常反饋,因為資本投到企業當中,但是企業并沒有拿出相應的優秀產品,自然不會被市場所接受,所以這是行業逐漸回歸理性的過程。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劉偉表示,過去,無人機行業非常快速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但是整個市場的成熟度并不夠,處于相對畸形的發展態勢,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有不少廠家滲透進來。
深圳曼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吳明晰也提到這一點:“無人機要做到穩定性強、智能化,絕非易事。前兩年很多人渾水摸魚進入到行業,造成大眾對無人機形成了誤區,但實際上大家看到的很多都是廉價、質量不過關的玩具無人機。”
挖掘細分市場成出路
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以航拍為主的消費級無人機始終難以甩掉“航模玩具”的帽子,而這一產品屬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消費級無人機行業的發展。
米磊也向記者表示,目前消費級無人機實際上還是個小眾市場,也就是一個純玩家的市場,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消費級無人機也就是飛半個小時、拍拍照而已,而這些功能決定這一產品沒有辦法進入大眾的市場。米磊進一步表示,這個行業要想有突破的話,必須要在技術創新上有突破,創造出新的市場需求——比如開發拍照以外的功能,才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但是短期之內很難有創新性的技術突破。
此外,在消費級無人機需求趨于飽和時,無人機企業尋求在專業領域的深入應用也是未來發展的另一出路。目前,大疆也開始布局專業級無人機領域,已推出了農業植保機,并積極謀劃向更多專業應用領域進行擴展。
大疆方面向記者表示,大疆本身是做多旋翼產品出身的,在這方面有產品優勢,而工業無人機是一個很大的潛在的市場,大疆已把2016年作為行業應用拓展的元年,希望未來能把行業應用做成消費級無人機之外的營收支柱。
而早在2012年,從事消費級無人機的極飛科技便已開始向農業領域轉型,專注于農用植保機市場。而科比特無人機一開始便避開與大疆等巨頭的競爭,定位工業級無人機,目前其多旋翼無人機已應用于多個行業和領域。
劉偉表示,目前無人機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技術領域,企業也在各自尋找適合自身特點和優勢的定位和方向,挖掘匹配的細分市場。“如何找到客戶需求點,怎么深入應用下去,產生實實在在的價值,才是行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