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2017-05-24 16:43:02
“520”是一個甜蜜幸福的日子,而對于部分交不出成績單的新三板企業卻是五味雜陳。截至5月22日,49家掛牌企業補充披露了2016年年度報告,但仍有520家企業尚未披露年報。
新三板年報披露已經收官,但截至5月22日,仍有52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尚未披露2016年年報。此外,不少已披露年報的企業也因年報質量問題收到監管問詢,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異常財務數據、經營數據披露不到位等方面受到重點關注。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新三板市場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微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且資質良莠不齊。從問詢函關注的內容可以看出,股轉系統正在強化對掛牌企業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
年報延期披露原因各異
截至新三板年報披露收官日,尚有559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尚未披露2016年度財報,占比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比例約為5%。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這一比例在上年僅為1%。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的有關規定,自2017年5月2日起,暫停上述未按期披露年報的公司的股票轉讓。
暫停股票轉讓的壓力下,截至5月22日,49家掛牌企業補充披露了2016年年度報告,但仍有520家企業尚未披露年報。
對于推遲披露年報的主要原因,據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統計,487家掛牌企業在公告中指出,系“審計工作、年報編制工作未完成”。以杉工智能為例,公司在4月26日和5月18日先后兩次以“審計工作、年報編制工作未完成”延期披露年報并發布提示風險公告。此外,包括小瑞科技、紫晶股份、江宸智能、通用數據等公司均公告其年報仍在編制需延遲披露。
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導致企業無法如期披露年報,包括順達智能、歐迅體育、白茶股份、海思堡等逾80家公司。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企業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主要包括三方面原因:因會計師事務所被罰不得已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加價,企業無法接受;會計師事務所服務能力不足。
除審計原因外,不少掛牌企業披露的延遲原因頗為“奇葩”。以三尚傳媒為例,公司公告稱,原定于4月28日披露2016年年報,拖延到5月2日晚間,原因是年報文件校驗問題導致未能及時披露年報。銀都傳媒延遲披露原因系董事長、總經理處于失聯狀態;環球拓業則因生產經營業務處于停滯狀態、董事長陳國忠失聯;谷峰科技因總經理突然病逝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擬在新三板摘牌IPO的優質企業也在延遲發布年報,如哇棒傳媒、白兔湖、匯量科技、深裝總等,目前已進入IPO輔導階段。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部分券商會建議掛牌公司,有轉板想法后終止掛牌,可避免進一步的信息披露。但這種情況下,如果IPO受挫且企業又終止掛牌將得不償失。
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定,未及時披露年報的企業以下幾個方面受到影響:主管機關全年持續抽查,發現未披露年報公示企業會被納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企業日后處理并移除異常名錄,該“黑記錄”會伴隨企業終身;企業進入異常名單后,無法辦理變更、注銷等事項;政府采購、政府招標、政府授予榮譽時會剔除經營異常企業;企業對外合作時,可能被質疑企業信用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500多家延期披露年報的掛牌企業中,約有50多家為創新層企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如若未能按時披露,這些企業創新層身份難保。
監管機構頻發問詢函
除了企業集中延遲披露年報外,不少已披露年報的企業因質量問題收到監管問詢。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5月22日,全國股轉系統發出超過43份年報問詢函。一位新三板信息服務平臺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新三板市場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微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且資質良莠不齊。從問詢函的力度也可以看出股轉系統正在強化對掛牌企業年報披露的監管力度。
從目前情況看,問詢函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異常財務數據的核實、經營數據披露不到位、會計事務所變更、關聯交易等方面。
其中,年報的財務問題受到了重點關注。如股轉系統對朗朗教育提出的三個問題均屬于財務問題,涉及長期待攤費用、營業外支出、銷售費用。以長期待攤費用為例,2016年末,郎朗教育長期待攤費用較期初增長4328.13%。股轉系統要求,其對待攤費用的相關問題進行回復。傲基電商的財務數據亦被問詢,涉及存貨、應付賬款、關聯交易等多項財務數據。股轉系統要求公司解釋,2016年年末存貨與應付賬款余額均出現了大幅增長的原因,并要求會計師事務所說明相應的審計程序。
此外,股轉系統就企業可持續經營能力頻頻下發問詢函。如創新層企業九恒星,股轉系統要求九恒星說明,報告期內研發項目內容和資本化依據;在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研發總投入超過1億元的原因。
在對奇智奇才的問詢中,全國股轉系統指出,奇智奇才營業收入較上期下降明顯,且持續虧損,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數。截至期末,公司存在大額向控股股東資金拆借且期末貨幣資金僅為30.64萬元。股轉系統要求奇智奇才說明,針對現金短期流動性風險擬采取的應對措施,公司當前經營性回款能力能否滿足日常經營性支出,能否按期支付員工薪酬,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在多封問詢函中往往涉及多個問題,包括交易關聯方、企業持續經營能力、財務數據真實性等。如對日升昌年報審核中,全國股轉公司發現,公司2016年期末貸款余額1.75億元。其中,不良貸款由2015年的1520.5萬元增加到5828.29萬元,占比33.26%;期末貸款損失準備余額3774.26萬元,同比增加223.29%。對此,全國股轉公司要求日升昌說明,其不良貸款中是否存在向關聯方的貸款,如存在是否履行必要的內控程序;33.26%的不良率是否影響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現金流斷裂、債務違約的風險。
信披監管趨嚴
針對新三板掛牌企業年報披露延期的現象,天星資本研究所副所長王晨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延遲披露年報的企業會面臨監管層的警告,如果遲遲不能出具年報甚至會被強制摘牌。大部分治理規范、業績優秀的企業不會出現延遲披露的問題。而延遲披露的企業通常自身存在一定的問題。一種情況是企業經驗不足,對年報披露沒有進行充分準備,又逢年報披露高峰期,因此不能及時披露;另一種情況是企業基本面發生了較大變化,導致企業年報無法正常出具。這類型的企業對投資者而言通常風險較高。
而對于股轉系統頻發年報問詢函,信息披露更加規范化,監管趨嚴的情況,王晨認為,這對于新三板市場來說是一種長期利好。雖然短期內監管趨嚴,可能會增加企業的信息披露成本,甚至導致部分企業離開新三板。但長期來看,信息披露趨嚴是市場健康化必不可少的過程。只有信息披露透明化、公開化、完善化之后,新三板市場才能進行后續進一步發展。同時,信披監管從嚴,也是對那些本來就擁有完善信披制度的優良企業是一個利好,有助于這些企業價值提升。
王晨同時提醒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當前新三板采取的是類注冊制的掛牌模式,就決定了市場中會出現魚龍混雜的情況。而完善的信披機制是投資人辨別公司質地的最重要依據。當前信息披露逐步向A股市場靠攏,對于掛牌企業來說,也應當完善自身信息披露機制,尤其是出現關聯交易、重大事件等情況時需要準確、及時進行披露。這也是公司完善自身治理必不可少的一步;同時,主辦券商等中介機構也應當加強督導職責,幫助企業按時按規定進行信披,防止出現各類違規情況。
此外,據某新三板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信息披露問題頻出的原因,除了券商督導力度不足外,從市場與企業自身來看,是因為新三板企業規模較大,企業實力參差不齊,很多企業的負責信披的董秘都屬于兼職性質,由公司財務部門負責人擔任,在素質上相對欠缺專業水準。
在掛牌企業數量不斷增長的同時,監管層對信披的要求也在上升,對創新層企業的要求更高,分析人士指出,除了監管手段加強外,更多要靠企業的自律。整個新三板市場信披質量的優化與改善,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入。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