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24 23:00:4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編輯 王可然
每經記者 馮彪 每經編輯 王可然
工業企業效益實現近年來最好水平,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高于全國平均漲幅,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高于全國平均漲幅……5月23日,山西省統計局表示,今年前4個月該省工業經濟呈現恢復性高速增長,自2014年2月份以來首次高于全國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31省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數據發現,3月份同比增速僅排在全國第22位的山西省,在4月份躍升至全國第一,同比增速從7%提升到14.4%。
在山西省實現逆襲的同時,也有多個省份相應增速出現下滑。比如,3月份還位居全國中游的北京卻在4月份下滑到第30位,增速也從7.8%下滑至0.3%,僅高于遼寧。而上海3月份工業增速還位列全國第一,到4月份則排在全國第15位,相對應的是,增速也從12.5%放緩至7.2%。
除了北京和上海,4月份增速放緩4個百分點以上的省份還有內蒙古、海南和天津。增速提升的有山西、河北、廣西、甘肅、吉林和江蘇等6個省份。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單月數據受偶然因素影響大,很難反映趨勢性變化,但是從歷史數據來看,北京、山西、上海等省市單月數據出現大幅波動很少見。”
25省份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
記者梳理國家統計局數據發現,從全國來看,工業走勢整體平穩。去年4月到今年2月,工業增加值增速一直在6.0%到6.3%之間波動,而從近期數據來看,4月僅比3月放緩1.1個百分點至6.5%,波動幅度也不大。但從31個省份分別來看,3、4月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可謂發生了“乾坤大挪移”般的變化。
4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3月回落的省份有25個,回落百分點較大的省份包括北京7.5、上海5.3、內蒙古7.4、天津5.0、海南4.1。工業增速提升的省份有6個,分別是河北0.5、山西7.4、廣西1.6、甘肅0.4、吉林4.7、江蘇0.1。
對此,黃群慧認為,單月的工業增加值數據受偶然因素影響大,很難反映趨勢性變化。
從各省份增速排位來看,3月份增速第一的上海在4月份下滑到第15位,內蒙古從第7位下滑至28位,天津從第11位下滑至第25位,北京從第17位下降到30位。
而山西省則從3月份的第22位,躍升至4月的全國第一,廣西從第24位升至第14位,吉林從倒數第二升至第20位。
在黃群慧看來,各省份工業增速排名變化的背后反映出區域發展階段的變化,4月份排名下降的省份多集中在東部沿海,排位上升省份多在中西部。
“大部分東部地區已經到工業化后期,中西部地區處在工業化中期,因而工業增速東部較低,中西部較高是符合工業化階段特征的。”黃群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從最近幾月各省份工業增加值增速排位來看,前10位也多為中西部省份。
山西躍居首位煤炭支撐明顯
工業化所處階段不同,是影響各省份工業走勢的長期因素,但山西、北京、上海單月波動幅度較大,工業結構的差異影響更為明顯。
5月23日,山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山西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這一增速創下了山西近3年來單月增速的最高峰,此前增速高點出現在2014年7月的7.7%。
分行業來看,煤炭、化工產業對山西省工業增速支撐明顯。4月份,山西煤炭工業、焦炭工業分別增長17.6%和20.7%。并且,在4月份,山西省原煤和焦炭產量分別增長了24%和12%。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5年到2016年,山西在多數月份的工業增速都是負的,去年底以來煤炭價格上升,發電量、鐵路貨運量等表現向好,這些因素支撐山西、河北等資源型經濟省份工業經濟出現恢復性上漲。”
4月山西粗鋼、十種有色金屬、氧化鋁、發電量產量,分別同比增長了17.3%、20.4%、49.6%、10.9%。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出廠價格同比上漲了40.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增長22.3%。牛犁認為,目前山西工業增速仍然受煤炭、化工等資源性產品價格升降的影響很大。
北京增速放緩受多因素影響
北京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大幅放緩與山西形成鮮明對比。今年一季度,北京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8.8%,3月單月達到7.8%,但在4月單月同比增速就放緩至0.3%。受益于一季度的高增長,1~4月,北京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6.8%
從結構來看,北京市高技術行業對工業經濟支撐明顯。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北京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7%;通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3%。
另外,北京統計局稱,1~4月,在39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北京21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個行業增加值同比下降。
黃群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北京當前梳解非首都功能區功能,部分工業向河北、天津轉移,未來北京可能會以生活性工業和高技術工業為主,預期北京工業增加值增速不會高。4月單月增速放緩至0.3%,估計還有其他偶然因素。”
2014年以前,北京市工業增加值增速平穩,但自2015年以來,北京工業增加值如同坐上了過山車。如2015年一季度,北京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達到4.3%,而在當前7月又出現5.9%的同比下降,11月又出現8.2%的同比增長,隨后當年12月同比增速又回落至0.2%。
上海工業增速趨勢和北京類似,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增速都創新高,但在4月份大幅回落。上海統計局數據顯示,出現下降的行業是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制造業和精品鋼材制造業。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暖春”,但是4月份以來,多項經濟指標又出現下滑,市場對當前宏觀經濟是新周期啟動還是繁榮頂點存在分歧。對此,黃群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從工業經濟來看,不同省份所處階段,表現出的趨勢明顯分化,所以很難從整體上判斷是否新周期開啟。從產業結構調整看,各省份有自己突出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