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2017-06-05 11:15:06
4日下午,不久前履新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的陸磊在2017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詳談對資產管理行業的監管思路。他指出,要通過統一標準規制,來規范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
過去5-10年,我國資產管理行業迅速擴張,形成跨越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等機構,覆蓋多個市場的所謂“大資管”局面,行業整體管理規模估算在60-70萬億左右。
同時,在市場不成熟、分業監管等背景下,剛性兌付、監管套利等亂象亦成為行業頑疾,不僅積聚了市場風險,而且限制了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對于以上這些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中投公司原總經理李克平等人在論壇上共同提出的問題,陸磊在講話中表示,應通過一個國家的管理部門會同其他各監管部門制定一部統一資管規制的規則。
他認為,在統一規制的過程中,重點應堅持功能監管和機構監管相結合,分類統一制定標準規制。
功能監管即不論是銀行、證券、保險還是基金,無論哪類機構,只要做資管業務,就必須接受統一的資管規則的監管。
而對資管業務的分類要從負債端和資產段分別進行。在負債端,要根據募集方式的不同,分為公募和私募兩大類,根據兩者受眾的特點,在杠桿率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作不同的要求;在資產端,要根據資產性質的不同,分為固定收益類、混合類和權益類三大類。
陸磊還表示,應該明確要求經營機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并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推動預期收益型產品向凈值型產品轉型,讓投資者在明晰風險的基礎上自擔風險。改變投資收益超額留存的做法,金融機構應該只收管理費,管理費之外的投資收益應該全部交給投資者,讓投資者在盡享收益的基礎上自擔風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