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8 01:41:3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邱德坤 葉曉丹
每經記者 邱德坤 葉曉丹 每經編輯 宋思艱
外界對于民盛金科(002647.SZ)轉型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疑惑,終于得到公司回應。
6月7日晚間,民盛金科公告稱,公司關注到《每日經濟新聞》于當日(6月7日)發表的題為《收購標的首份業績虧損 民盛金科轉型支付“很有信心”》的報道(以下簡稱每經報道),并對每經報道中提及廣東合利金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利金融)的相關事項進行了說明。
民盛金科表示,對于收購標的(合利金融)的業績盈利預測,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有信心完成。公司將通過設立子公司和孫公司搭建上下游鏈條、公司控股股東提供借款等方式,打造金融科技大平臺。
打造金融科技大平臺
民盛金科公告稱,在實施完成2016年重大資產出售、重大資產購買重組事項后,民盛金科由銅加工制造型公司,轉型為第三方支付相關產業的金融科技型公司。據了解,合利金融已經成為民盛金科的全資子公司,而合利金融控股的廣州合利寶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利寶支付),是合利金融開展第三方支付業務的主要載體。
不過,民盛金科承認了每經報道中的判斷,“公司靠第三方支付業務單獨獲利能力是有限的”。
▲民盛金科對《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的回應截圖 來源:公司公告
因此,民盛金科決定,打造金融科技大平臺,形成金融科技閉環生態圈。
民盛金科公告稱,已設立共青城民盛金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民盛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民盛天宮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民盛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民盛金控(香港)有限公司等公司,而且合利金融又向其全資子公司合利保理增資至3億元。同時以第三方支付業務為入口,切入保理、供應鏈、消費金融、互聯網普惠金融、資產管理、大數據、征信等多個細分領域。
然而,有分析人士表示,民盛金科的上述發展戰略,仍有待觀察。近日,曾在國內大型第三方支付平臺任職的一位資深人士認為,這要看民盛金科是否有這樣的能力。
5月19日,民盛金科回復深交所問詢時提到,合利金融不承載具體業務,目前具體業務主要由合利寶支付和合利保理分別進行。
5月24日,民盛金科回復浙江證監局問詢時提到,2017年1月~4月,合利金融各項業務包括第三方支付業務和保理業務,實際營業收入合計約為2633.86萬元。另據民盛金科對合利金融對2017年的業績,分別進行了樂觀與保守的業績增長假設,營業收入分別為6.53億元和4.71億元。
民盛金科董事會:“有信心”完成標的業績盈利預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實現合利金融的業績預測,民盛金科表示,“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有信心完成收購標的(合利金融)的業績盈利預測”。
民盛金科提到,其信心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2017年,公司已經完成對合利金融100%股權的持有。同時,加大在團隊建設、系統開發、銷售渠道、產品研發、通道建設等方面的投入,夯實公司的業務基礎,為后續的業務規模發展、提升盈利能力提供有效支持。
其次,民盛金科組建了專業管理團隊,具備豐富的支付及金融行業管理經驗。
最后,基于對公司內在價值和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民盛金科控股股東擬增持民盛金科股份。目前,民盛金科控股股東已于2017年5月24日~6月1日,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民盛金科股份合計51.5112萬股,占公司總股份的0.23%。
不過,民盛金科的業績能否實現仍有待觀察。民盛金科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銅加工相關的土地、房產、設備、商標、專利等資產已全部剝離完成。即在2017年,民盛金科業績將主要來自于合利金融。并且,5月19日,民盛金科回復深交所問詢時提到,公司對合利金融在2017年的凈利潤分別進行了樂觀與較為保守的業績增長假設,分別為1.1億元和6960萬元。
而在6月7日晚間,民盛金科公告稱,此前已在2017年一季報中,對2017年1月~6月的經營業績預計為0~1000萬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