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 2017-06-19 19:58:13
本周三明晟公司就A股是否納入MSCI揭曉答案,關于A股能否納入MSCI全球指數的話題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各大機構紛紛認為,監管機構推出的滬、深港股通機制改善了投資境內市場的限制,使得此次中國A股被納入MSCI國際指數的機會高于以往。雖然納入后能帶來的增量資金不多,但更大的意義在于國際金融市場對A股是否認可。
MSCI再沖關
A股曾三次沖關,但最終都未能納入。2014年6月,由于當時配額制度的限制,A股首次“闖關”失敗。2015年6月,由于額度分配、資本流動限制等因素,A股二次失利。2016年6月,由于在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政策下的流動性障礙等因素,A股又一次與MSCI失之交臂。
2016年6月,MSCI宣布暫不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時,提出了三個待解決的、國際投資者廣泛關注的問題:
1、改善QFII政策、取消20%的每月贖回額度限制;
2、改善停復牌制度規范(股災期間停牌個股數量過多,流動性較差);
3、改善A股相關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限制。
在一年的“備考”時間里,這三大問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解決。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表示,首先是2016年深港通開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資境內市場的限制;其次是見證了2015年的千股停牌后,相關機構也在積極完善停復牌制度,A股自愿性停牌的數量回到股災前的水平;最后,MSCI正與國內交易所磋商,努力就解除關于A股存量和增量金融產品預批準要求達成一致。
利好價值藍籌與業績白馬股
作為跨境股票基金最廣泛使用的業績基準指數之一,A股納入與否勢必將帶來一定的影響。開源證券分析師田渭東認為,納入,則對標的藍籌股利好;否決,則對中小創利多。納入后將主要利好主板大市值的金融股、消費股和科技股。從MSCI的選股規則上看,MSCI青睞高流通市值,盈利能力強的個股。MSCI的指數編制非常注重流動性和基本面,建議關注主板金融、消費、科技板塊的行業龍頭,這將是外資流入的主要標的。
東方財富證券分析師戴彧認為,如果未來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將意味著會有更多地國際機構投資者對A股進行指數性的配置,這一方面將改善投資者隊伍結構,另一方面將帶來更加注重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的理念。從受益品種分析,結合外國投資者主要偏愛中國股市中的各行業領頭羊的投資偏好,我們認為這對價值藍籌、業績白馬形成利好,其盈利的可見性和流動性對外資具備更強的吸引力。A股中,中興通訊(000063)近期全面參與中國5G國家試驗第二階段測試,進展順利,且公司是通訊行業設備商的龍頭,具有白馬屬性。中國巨石(600176)是玻纖行業的領軍者,今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30%,未來業績有望穩固增長。國信證券(002736)是全國性大型綜合類證券公司,各項業務的市場地位和競爭優勢突出,券商是A股納入MSCI的最大受益者。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