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05 07:29:07
擁有一家成熟的企業(yè),成為千萬、億萬富翁,是很多創(chuàng)業(yè)青年追逐的夢想。有人羨慕“富二代”們有個好爹,當然也有人愿意挺身而出去做“富一代”。
不過在江蘇常州,卻有個“95后”大學生,為了自己的音樂志趣,拒絕接受家中超千萬的產業(yè)。
而且,他還將父母告上法庭,不久前法院一審判決宣告他們家庭的“傳業(yè)”無效。這是為什么?
上著大學唱著歌,他突然成了大老板
據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報道,老程是常州金壇的一位知名實業(yè)家,擁有幾家經營狀況不錯的工廠。
過去20年,他和妻子摸爬滾打,終于把自家原本不起眼的小作坊帶上正軌,成為先進的機械裝備配件、增壓器專用加工企業(yè),主打產品進入石油、鐵路、航運等行業(yè),經營和效益越來越穩(wěn)健。
這兩年,年過半百的程先生開始考慮讓兒子程軍來接班的問題。(注:老程、程軍均為化名)
生于1995年9月的程軍在南京某高校音樂專業(yè)就讀,他一直渴望在音樂之路上有所成就,起初對做生意絲毫不感興趣。程先生夫妻多次苦口婆心地給他上“社會課”,最終的結果卻事與愿違。
▲小程平日的賣萌照。圖片來源:紫牛新聞
溝通無果后,程先生和妻子商議后,在2016年5月趁兒子在校讀書時,到當地工商部門辦理了企業(yè)名稱變更手續(xù),并向工商部門出具2016年5月12日擬定的企業(yè)轉讓協(xié)議書一份,主要載明程先生“將自己名下的企業(yè)資產和企業(yè)名稱一并轉讓給程軍,程軍一次性支付轉讓款1200萬元,轉讓手續(xù)由程先生代為辦理”,協(xié)議書落款處還有“程軍”的簽名。
生米煮成了熟飯。原本在讀大二的程軍轉身成了名副其實的老板。
得知真相后,兒子將父母告上法庭
去年放暑假回家,得知自己成了家族企業(yè)的合法所有人,程軍不是興奮,而是惱怒,要求父母撤銷轉讓。幾番與父母商議無果,去年12月底,他果斷將父母告上了法庭,要求判決簽訂的企業(yè)轉讓協(xié)議書無效。
從江蘇法院裁判文書網上公開的該案判決書可以看到,程軍通過代理律師陳述了理由: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父母冒用自己的簽名簽訂了企業(yè)轉讓協(xié)議書,并在工商登記部門將原本父親名下的企業(yè)變更到自己名下,這才訴至法院。
▲小程在賣奶茶,低調地表示不愿面對鏡頭。圖片來源:紫牛新聞
被兒子告上法庭的老程有些難過。他在法庭上說,自己年紀大了,期望兒子來接班。可兒子念的是音樂學院,想將來根據自己的興趣發(fā)展,加上現在企業(yè)還有點貸款,他可能對此有些擔心。那份轉讓協(xié)議上的簽名是自己和妻子代簽的,整件事情事先的確沒跟他說過,企業(yè)變更登記過后才告訴他的。
法院審理查明,程先生和妻子在兒子不知情的狀態(tài)下,代他簽了轉讓協(xié)議書。企業(yè)變更登記后,還是他的父親在經營,程軍作為未畢業(yè)的學生也沒能力支付1200萬的轉讓款。企業(yè)轉讓協(xié)議書并非程軍本人的真實意思表示。
前不久,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該企業(yè)裁定轉讓協(xié)議無效。
涉嫌規(guī)避債務?法院說“并非如此”
承辦該案的金壇法院法官高妍彥表示,一接手這起案件,她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新鮮”。可職業(yè)敏感又讓她瞬間產生了疑問:打這樣官司,會不會是企業(yè)為了規(guī)避債務?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查閱裁判文書后注意到,老程在庭辯中也提到,自己的企業(yè)“現狀也不好,貸款比較多”,因此擔心孩子不太想干。
▲截自裁判文書網
隨后,法院通過多種渠道,對程先生名下的這家企業(yè)的經營狀況和負債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這家企業(yè)在省內外沒有卷入任何經濟糾紛,也沒有不良債務問題。因而,也不存在虛假訴訟的可能了。因案情簡單,法院決定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小編通過天眼查也查詢到,轉讓給小程的家族企業(yè),如今資產超過千萬。下圖展示了老程分別作為法人和股東的3家企業(y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以下圖片中涉及相關人和企業(yè)的具體信息已打碼)
具體來說,其中注冊資本為1888萬元的XX農機,不僅有老程個人持股4.07%,其大股東(持股94.57%)正是創(chuàng)立于1996年,由老程一手操辦的“常州XX動力機械廠”。
而且,如今該企業(yè)的法定代表人已變更為程軍。
目前看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就很明晰了——兒子為音樂夢拒接家業(yè),父母用了一些“小手段”本想把生米煮成熟飯,但兒子知情后激烈反抗,訴諸法庭,最終夢想得以堅持。
好消息是,父子并未因此反目,雙方態(tài)度在悄然變化。揚子晚報稱,父親表示尊重兒子的選擇,而兒子一開始強烈的抗拒態(tài)度,也變得溫和起來。
背景:富二代僅四成愿意接班
盡管“音樂夢”看起來是一個比較新鮮、特別的理由,但其實程軍仍是那些不愿接班的“富二代”中的一員,而且這個群體的規(guī)模還不小。
2015年發(fā)布的《中國家族企業(yè)傳承報告》顯示,明確表示愿意接班的二代僅占調查樣本的40%,15%的二代明確表示不愿意接班,另有45%的二代對于接班的態(tài)度尚不明確。由此可見,中國很多家族企業(yè)在傳承過程中,面臨著老一輩愿意交班而子女不愿意接班的困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上述報告中,被調查的家族企業(yè)大部分屬于傳統(tǒng)制造業(yè)(也就是老程家這樣的家業(yè)),年輕一代對這一行業(yè)既缺乏興趣,也沒有經驗,加上和父輩在管理理念、價值觀等方面差異大,交接班意愿分歧加大,為領導權在家族內部的順利更替埋下一定的隱患。
比如,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的女兒宗馥莉就曾說,“對我來說,我不想做個繼承者。為什么一定要繼承呢?我不想去繼承一家公司,但是我可以去擁有它。如果我做得成功的話,我希望能夠去并購娃哈哈。那就是一種擁有,不是繼承,對嗎?”
再如,現年71歲的曹德旺同樣希望兒子曹暉接任董事長,但仍未說服他。據時代周報報道,今年3月28日,71歲的曹德旺曾介紹福耀帝國的接班計劃。
“接班的事情分三步走,第一步我們把總裁調整了,第二步把董事長交給曹暉(曹德旺長子),我去當名譽董事長。第三步,等曹暉操盤到一定程度了,幾年以后,我名譽董事長也不當了,讓他全部拿去,這樣就接班了。”
曹德旺口中看似順遂的接班之路,其實并不平坦。3月16日,曾兼任總裁的左敏宣布辭去福耀玻璃的總經理一職。10天后,福耀玻璃再度發(fā)布人事變動公告,宣布聘任45歲的葉舒為新任總經理。葉舒的另一重身份是曹德旺的女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早在2005年3月,曹暉就被福耀玻璃董事局提名為總經理。據說,12年前這場接班人的選定中,曹暉已經表現出不情愿,曹德旺隨后“花了很大代價請人去說服曹暉,說這是社會責任”,曹暉終于接下了總經理的擔子。
不過,在擔任福耀玻璃總經理長達10年后,2015年7月,曹暉突然宣布離職,這位不安現狀的曹家大公子,希望在外獨立歷練一番。
當然,在面臨家族產業(yè)繼承的問題上,不管當事人作出什么樣的選擇,無論是白手起家、自己闖蕩一番,還是繼承家業(yè),都是應當被接受的。江蘇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原所長陳頤評論稱,當代社會是一個越發(fā)多元化的包容性社會,越來越尊重和接納個人在不傷害國家與他人利益下做出的選擇。
關鍵不在于選擇了什么,而是在選擇后,是否腳踏實地地去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