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09 23:54:48
每經編輯 肖樂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畢陸名
監管趨嚴,保險回歸保障,是當前國內保險行業發展的基調,眾多保險公司開啟價值轉型之路。從2016年初開始,前期依靠中短存續期產品做大資產規模的珠江人壽便開始價值轉型之路,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7年(第二屆)中國保險業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上,由每日經濟新聞發起、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保險市場研究中心、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聯合支持的“2017中國保險風云榜”評選揭曉,珠江人壽獲得“優秀價值經營保險公司”獎項。
凈利大增 價值轉型顯成效
2016年是珠江人壽的價值轉型之年。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珠江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151億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82.85億元。而2015年時,這兩項數字分別為1.19億元和210.08億元。一年時間,代表萬能險收入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占比大幅降低。與此同時,珠江人壽凈利潤大幅增長。2016年,珠江人壽實現凈利潤5.38億元,較2015年增加117%。
今年1至5月,珠江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84.38億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35.53億元,去年同期,原保險保費收入71.94億元,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73.71億元,保費結構繼續調整。
“2016年,是公司在實現盈利之后,進行業務轉型的第一年。在這一年中,公司大力推動業務結構轉型,主動調整產品結構,降低了以萬能險為主的高現價產品業務占比,轉而發展期繳保障型業務和費改普通型業務,通過保單承保利潤和投資收益這雙重機制,來維持公司盈利的持續穩定增長。”珠江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
投資收益方面,珠江人壽同樣實現高增長。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珠江人壽的投資收益達到33.3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58%。
珠江人壽保費規模的不斷增加,有賴于其強大的銀保渠道。據了解,珠江人壽已與工、農、建、中四大國有銀行,以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州農商行、東莞銀行等全國性商業銀行和多家區域性銀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合作網點數達3335個。
去年開始,珠江人壽個險渠道也取得高速成長,個險渠道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24億元,同比增長171.8%。“未來個險業務渠道占比一定會逐步提高。銀保在內的各業務渠道銷售費用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這為公司實現持續盈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珠江人壽方面表示。
強化風險管控
隨著“償二代”的落地,我國保險監管全面轉向“風險導向”。
“償二代”全稱是“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該體系用來監控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是保監會對保險公司監管的核心指標,相比于以規模為導向的“償一代”,“償二代”以風險為導向,這使得不同風險的業務對資本金的要求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從而顯著影響保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策略。
“償二代”能更好識別高風險公司,引導保險公司積極調整經營理念、市場策略和風險管理,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不斷改善償付能力。“償二代”的實行對保險公司的資本負債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珠江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09.02%和121.8%。
為提升償付能力,珠江人壽2016年進行了四次增資,注冊資本變更為75億元。同時,珠江人壽還利用資本補充債、次級債等債務工具補充資本金。“在產品銷售上,珠江人壽也將優化產品結構,加大期繳產品和存續期長的躉交產品銷售,從而減少最低資本占用。”珠江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
流動性風險方面,珠江人壽2017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從公司實際現金流情況看,目前公司現金流情況正常,各項收支均在預算內有效執行、控制,完全能夠滿足日常經營需要。
珠江人壽表示,公司堅持按照資產負債匹配的原則進行資產配置,包括現金流的匹配和久期匹配,即在當前資產配置的時候,已經充分考慮了未來的現金流情況。其次,公司建立了現金流預警機制,定期對未來現金流缺口提前預警,并作出提前安排,以此來防范流動性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