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0 20:43:36
每經編輯 張懷水
“東北振興”是一個老話題,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在第三批自貿試驗區掛牌滿百天之際,這個話題新意漸濃,也不再那么沉重了。
▲圖片出自遼寧自貿試驗區營口片區官網
作為東北地區唯一一個自貿區,遼寧自貿試驗區帶動遼寧乃至整個東北由投資“洼地”轉變為投資“熱土”。
以下是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微信公眾號:zmsyqbd)從遼寧省大連市自貿辦獲悉的獨家數據:
截至2017年6月30日,遼寧自貿試驗區新增注冊企業8817家,注冊資本1207.83億元。其中,內資企業8734戶,注冊資本1059.77億元;外資企業83戶,注冊資本21.88億美元。注冊資本超億元企業182家,注冊資本752.08億元。
除了招商引資之外,遼寧自貿試驗區還承擔著探索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的重要任務。
眼下,綜合3大片區的情況來看,注冊企業涵蓋裝備制造、貿易、科技及信息、物流、金融等多個領域,而第三產業占比明顯高于其他產業。以沈陽片區為例,截至6月20日,第三產業新增注冊企業占比達到97.78%。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光輝接受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采訪時表示,“東北地區作為老工業基地,產業類型比較單一,企業缺乏活力。自貿區為豐富產業類型,帶動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錯位與倒掛
遼寧省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錯位發展的同時,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征和區位優勢。這一點,通過自貿辦提供的兩組數據可以窺到一二。
數據一:
截至6月30日,沈陽片區新增注冊企業6152戶,占新入駐企業總數的69.8%;注冊資本474.33億元,占總注冊資本的39.3%。其中,內資企業6114戶,注冊資本447.05億元;外資企業38戶,注冊資本27億元。
大連片區新增注冊企業1760戶,占新入駐企業總數的19.9%;注冊資本198億元,占總注冊資本的16.4%。其中,內資企業1732戶,注冊資本185.42億元;外資企業28戶,注冊資本12.9億元。
在遼寧自貿試驗區的3大片區中,沈陽片區是唯一一個內陸片區。在新增注冊企業數量上顯示出明顯優勢,近70%的企業流向了該片區。而大連片區,無論是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還是注冊資本,成績均不突出。
數據二:
營口片區新增注冊企業905戶,占新入駐企業總數的10.3%;注冊資本535.50億元,占總注冊資本的44.3%。其中,內資企業888戶,注冊資本427.30億元;外資企業17戶,注冊資本108億元。
和沈陽片區的數據相比,營口片區雖然新增注冊企業數量排在3大片區的末位,但企業注冊總資本卻比沈陽片區還要高。
經過簡單計算可以發現,沈陽片區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雖然最多,但平均注冊資本卻是3個片區當中最低的,大約為770萬元;大連片區企業平均注冊資本約為1125萬元;營口片區企業平均注冊資本則接近6000萬元。從外資企業引進情況來看,企業數量和注冊資本并沒有呈現出正比例增長。
李光輝告訴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自己曾參與中央制定地方自貿區政策。“沈陽雖然處于內陸,但它擁有東北地區最發達的交通樞紐。而且由于沈陽是遼寧的省會,省會資源、人才優勢,都會影響到企業投資決策。”
針對企業注冊數量和注冊資本出現倒掛的現象,李光輝認為,要從不同片區的產業發展特點來判斷。企業注冊資本和企業類型有關,企業類型又和片區的功能定位有關。“當然,地方自貿區在引資過程中,也要注重量質并舉。”
簡化與便利
按照國務院印發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每一個自貿區都承接了不同的發展任務和發展使命。而在新一批自貿試驗區掛牌初期,遼寧自貿區的每個片區都將引資作為自身建設的重點。
▲圖片出自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官網
為此,三大片區都提出了各自在企業注冊方面的政策便利。
在6月23日,遼寧省商務廳公開的文件材料中提到,沈陽片區對注冊資金1億元人民幣以上內資企業或1000萬美元以上外資企業及外埠來沈投資企業開辟綠色通道,提供無償全程代辦服務;大連片區推出“延時服務”“跟蹤服務”“預約上門服務”三項服務;營口片區在“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基礎上,實現了“39證合一”,極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從國外來沈陽成立公司的華裔商人孟先生,準備在自貿區內創立一家文化公司,利用新媒體平臺推介沈陽商業、娛樂、生活等各類資訊。
他表示,現在一站式服務大廳十分便利,和國際化服務接軌,很多外國商會關注東北振興發展,很看好沈陽的發展前景。
大連悅豐萬鑫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德明接受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采訪時表示,現在企業入駐自貿區,政府不僅能夠提供免費的注冊地址,而且還可以預約上門服務,便利化程度大大提高。
按照于德明的估算,以前在大連注冊企業,需要1個月左右的時間,現在大約需要2-3天,通過政府的“一站式服務”就可以全部完成。
據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了解,當前,在大連片區注冊企業僅需要完成4道程序,分別是核名---提交注冊材料---注冊材料審核——繳印章費---領取執照。
據大連自貿辦工作人員介紹,“以前核名需1-2天,注冊材料提交和審核需1-2天,現在采取微信核名,可實現前一天自行核名,第二天立等取照,跟以前比節省2—3天。”
放寬與放開
今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2017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再一次放寬了外商投資準入標準,成為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相較于2015年版“負面清單”,新的清單一共減少了10個條目,27項措施。
▲圖片出自遼寧自貿試驗區大連片區官網
大連片區自貿辦工作人員告訴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對于外資進駐,中國有兩種管理模式。大部分地方采用的是制定開放外商投資的行業清單,即清單上所列明的行業類型才允許外商投資。而作為開放程度更高的自貿區,則采用“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當前,大連片區依然采用全國統一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
但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從遼寧省商務廳公開的文件中獲悉,下一步,遼寧將在政府職能轉變方面,進一步下放省級行政管理權限;在投資領域,研究出臺省級負面清單實施意見;在貿易便利化方面,積極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在金融創新改革方面,推進金融、類金融企業入駐,提高自貿試驗區金融活躍度。
這是否意味著,在全國統一一份負面清單基礎上,會出現地方版本的負面清單呢?對于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的疑問,李光輝表示,負面清單是由國家統一制定,目前,關于每一個自貿區的負面清單還沒有放開。
“每一個自貿區功能定位不一樣,產業類型也有所差異,如果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可能在某些領域不太適用。我們曾建議從內部角度放開的想法,但政策的出臺,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李光輝說。
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 記者 張懷水 編輯 楊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