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4 21:36:4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吳永久
去年,一大波私募開始“出海”的新聞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中歐瑞博成立境外基金,神州牧基金緊鑼密鼓地籌劃境外基金產品,重陽投資成立重陽國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了解到,在中國經濟和資本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光是做二級市場的陽光私募開始“出海”淘金,本土一級市場的PE、VC也開始了大力布局國際化,意圖走向境外,迎接已經到來的創投2.0時代。
創投步入2.0時代
隨著產業革命和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世界范圍內的競爭與協作已成為常態。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嬗變和經濟發展進程,參與國際競爭,是企業謀求長期發展的必經之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謀求國際化的中國企業中,本土創投機構是一批急先鋒。
在2002年,內地第一只中外合資創投基金——中新基金成立, 基金的多個投資項目在美股NASDAQ、港股主板及新加坡交易所實現上市。
中美基金也是內地創投“出海”的一個典型代表。 該基金是深創投參與設立的規模最大的平行基金,總規模等值40億元人民幣,架構為20億元人民幣+3億美元。其中境內部分即深圳市前海萬容紅土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境外部分為West Fountain Global Fund LP,基金主要從事境內外高新技術企業創業投資、跨境并購業務。
而2016年出臺的創投“國十條”則被行業認為是創業投資起步以來,國家最全面、最系統的支持性政策,標志著創投行業進入2.0時代。 創投“國十條”明確提出,鼓勵境內有實力的創投企業積極穩妥“走出去”,積極分享高端技術成果。
此“國十條”一出,很多人認為,抓住創投2.0機遇,通過“走出去”做強做優做大,在全球范圍內投資布局尖端科技領域的優秀企業,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并以此提升服務投資企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是創投機構們的最佳戰略選擇。
“當今時代,產業集約、科技與金融高度融合,資源整合與競爭優勢培養需要國際化視野。我們認為創投2.0時代,其實就是創投機構的國際化。”深創投總裁孫東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多策略實現創投國際化
那么,在國際化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本土創投機構如何做出國際化突圍呢?
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過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提升自身的創業投資、服務水平,本土創投責無旁貸。而內地創投首先要實現募資的國際化。以深創投為例,公司未來擬設立美國公司、歐洲公司等境外機構。結合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還將與“出海”央企加強合作,在重點參與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合資公司。 近期,深創投在積極探索國際化的融資模式,公司將在香港發行規模約3億美元的債券,期限五年,由深創投直接跨境擔保。
倪澤望還表示,本土創投要逐步實現投資的國際化。從深創投自身情況看,18年來,公司累計投資項目745個,其中人民幣投資占比93%;累計投資額288億元,其中人民幣投資占比94%。未來,深創投要逐步加大外幣投資的比重,力爭到“十三五”期末,外幣的投資比重超過20%。
“最后,創投機構一定要打造一支國際化的專業團隊。 比如我們深創投,公司目前的投資團隊當中1/3有海外留學或工作的經歷。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對人力資源的投入,通過系統培訓、定向引進等措施,提升公司人才的國際化、專業化知識水平,以滿足國際化戰略發展的需要。” 倪澤望最后補充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