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兩大因素引爆創業板回調:業績增速回落,外延式并購明顯下滑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9 08:07:4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吳永久

          創業板經過周一200余只個股的跌停后,周二,創業板指數有所反彈,但從走勢看,頹勢依舊難改。

          對于創業板的大跌,多位市場人士均認為,或是創業板成分股業績不達預期、新股利空政策增多等因素導致市場悲觀情緒蔓延所致。

          隨著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業績預告的全部披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該數據后了解到,今年創業板中報的業績增速相較于去年業績增速下滑,而從外延式并購規模來看,近兩年已呈現明顯退潮之勢。

          中報業績增速連續下滑

          周一創業板大跌,很多人歸因為創業板權重股多數業績出現斷崖式下降,市場對于創業板公司開始出現信任危機。

          目前創業板全部上市公司已經公告了2017 年半年業績預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其做了全面梳理。

          在創業板中,溫氏股份凈利潤占整個板塊比重非常高,對整個板塊影響十分大,因此先剔除掉。

          剔除溫氏股份以后,經過統計可以發現,創業板2016年年報、2017年一季報、2017年中報預告的業績增速分別為 31.0%、26.8%、24.4%,呈現逐步下滑態勢。創業板中報業績增速增速較 2016 年更是有明顯回落。

          在創業板中,從行業來看, 采掘、紡織服裝、建材、家電 4 大行業中報業績加速的公司數量較多。

          從盤子大小來看,在創業板中,權重股的業績持續下行,而小市值公司業績則出現反彈。數據顯示, 創業板市值排名前50%的公司中報業績增速26.2%,相對于一季報的30.0%繼續下行,已經連續3個季度下行; 創業板市值排名后50%的公司中報業績增速21.5%,相對于一季報的18.7%有所上行。 

          外延式并購規模明顯下滑

          眾所周知,創業板公司在過去喜歡講故事、做并購重組。有數據顯示,在2015年以來,做過外延式并購的創業板公司的業績增速顯著高于沒做過外延式并購的公司。還有,在此前,創業板的業績增長中,有接近一半增長是由外延式并購所貢獻的。

          而目前,創業板外延式并購已經開始慢慢退潮。 在2015年創業板外延式并購規模達到了1380億, 2016年創業板外延式并購規模為810億,相對于2015年下行了41%。或許是由于監管趨嚴,2017年創業板外延式并購規模進一步下行,其中,今年上半年創業板外延式并購規模僅為116億,規模明顯下降了。

          平安大華基金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創業板盈利尚無趨勢性好轉。本周,隨著中報不斷披露,創業板再次出現明顯調整。在經濟平穩的背景下,創業板盈利趨勢顯著差于主板藍籌股。困擾創業板業績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并購重組過程中的商譽減值,可能存在一些并購后業績不斷低于預期的事例。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應繼續堅持業績為王,堅守各行業白馬龍頭。本次中央會議強調金融改革服務于實體經濟,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脫虛入實”將使得龍頭企業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因此行業白馬龍頭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享受估值溢價,尋找業績與估值匹配的行業白馬將是投資主線。”平安大華基金人士補充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劉海軍每經編輯吳永久 創業板經過周一200余只個股的跌停后,周二,創業板指數有所反彈,但從走勢看,頹勢依舊難改。 對于創業板的大跌,多位市場人士均認為,或是創業板成分股業績不達預期、新股利空政策增多等因素導致市場悲觀情緒蔓延所致。 隨著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業績預告的全部披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該數據后了解到,今年創業板中報的業績增速相較于去年業績增速下滑,而從外延式并購規模來看,近兩年已呈現明顯退潮之勢。 中報業績增速連續下滑 周一創業板大跌,很多人歸因為創業板權重股多數業績出現斷崖式下降,市場對于創業板公司開始出現信任危機。 目前創業板全部上市公司已經公告了2017年半年業績預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其做了全面梳理。 在創業板中,溫氏股份凈利潤占整個板塊比重非常高,對整個板塊影響十分大,因此先剔除掉。 剔除溫氏股份以后,經過統計可以發現,創業板2016年年報、2017年一季報、2017年中報預告的業績增速分別為31.0%、26.8%、24.4%,呈現逐步下滑態勢。創業板中報業績增速增速較2016年更是有明顯回落。 在創業板中,從行業來看,采掘、紡織服裝、建材、家電4大行業中報業績加速的公司數量較多。 從盤子大小來看,在創業板中,權重股的業績持續下行,而小市值公司業績則出現反彈。數據顯示,創業板市值排名前50%的公司中報業績增速26.2%,相對于一季報的30.0%繼續下行,已經連續3個季度下行;創業板市值排名后50%的公司中報業績增速21.5%,相對于一季報的18.7%有所上行。 外延式并購規模明顯下滑 眾所周知,創業板公司在過去喜歡講故事、做并購重組。有數據顯示,在2015年以來,做過外延式并購的創業板公司的業績增速顯著高于沒做過外延式并購的公司。還有,在此前,創業板的業績增長中,有接近一半增長是由外延式并購所貢獻的。 而目前,創業板外延式并購已經開始慢慢退潮。在2015年創業板外延式并購規模達到了1380億,2016年創業板外延式并購規模為810億,相對于2015年下行了41%。或許是由于監管趨嚴,2017年創業板外延式并購規模進一步下行,其中,今年上半年創業板外延式并購規模僅為116億,規模明顯下降了。 平安大華基金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稱,創業板盈利尚無趨勢性好轉。本周,隨著中報不斷披露,創業板再次出現明顯調整。在經濟平穩的背景下,創業板盈利趨勢顯著差于主板藍籌股。困擾創業板業績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并購重組過程中的商譽減值,可能存在一些并購后業績不斷低于預期的事例。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應繼續堅持業績為王,堅守各行業白馬龍頭。本次中央會議強調金融改革服務于實體經濟,在行業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脫虛入實”將使得龍頭企業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因此行業白馬龍頭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享受估值溢價,尋找業績與估值匹配的行業白馬將是投資主線。”平安大華基金人士補充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一本在线观看资源网站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 | 久久久人成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卡通欧美日韩亚洲 | 最新国产·精品更多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