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20 20:58:54
每經編輯 余冬梅
從2001年擔任聯想集團CEO開始,17年間楊元慶經歷了兩次大的危機。第一次是2008/09財政年度聯想集團巨虧,當時柳傳志重新出山,最終力挽狂瀾。第二次是從2015年開始聯想再次出現虧損,業務陷入滯漲狀態,近日不僅PC業務被惠普搶了老大的位置,曾經輝煌的手機業務也不見起色。
顯然,讓已經73歲的柳傳志再次出山不太現實,那么楊元慶如何扭轉聯想集團面臨的危機呢?
今天(7月20日)楊元慶為聯想集團開出了兩個藥方:抱緊劉強東的大腿以及賭上聯想的身家性命押注AI(人工智能)。
不過,這兩副藥能治好聯想集團嗎?
楊元慶:達不成目標就辭職
今日,聯想2017全球創新科技大會(Tech World)在上海舉行。這次大會,楊元慶找來了京東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和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
▲圖片來源:聯想集團官方微博
根據騰訊科技報道,聯想、京東2016年曾達成協議,聯想全線產品未來三年力爭在京東實現600億人民幣的目標銷售額。2017年6月,重新回歸的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與京東3C事業部總裁胡勝利達成了新的承諾,600億的銷售目標變為800億,并可能沖刺1000億。
劉軍今天在接受采訪時說,這800億目標中,有600億是PC,150億是手機,50億是其他產品。
楊元慶補充說,如果三年內這800億目標要是實現不了,后果就是自己下臺。
同時,在這場主題為“讓世界充滿AI”的大會上,聯想推出了一系列智能硬件產品,包括智能心電衣、聯想智能音箱+、聯想智能服務機器、晨星AR等設備。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楊元慶表示,“聯想已經看到,AI是信息產業的未來,聯想已經賭上身家性命去押注AI。”
PC、手機均面臨挑戰
轉型,正是楊元慶給危機中的聯想集團開出的藥方。
目前,聯想集團在個人電腦和手機業務上均面臨不小的挑戰。
個人電腦方面,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為6110萬臺,較上年同期下降4.3%。這是全球PC出貨量連續第11個季度出現下滑,也是2007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同時,Gartner數據還顯示,該季度惠普超過聯想居第一,坐上全球PC老大寶座。
丟掉個人電腦老大地位的同時,陷入低迷的手機業務也未見起色。據聯想集團今年5月底公布的2016/17財年(截至今年3月31日)財報顯示,其移動業務在中國的收入和銷量繼續錄得下跌;在年內錄得的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跌22%,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在本財年錄得3.5%;集團移動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10%至77.07億美元。
其實,在手機業務上聯想一度十分領先,曾經成為市場占有率第一名。但從2014年開始市場份額逐年下降,數據顯示,2015年聯想手機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已跌出前五,排在華為、三星、蘋果、小米和OPPO之后。根據IDC發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聯想第一季度出貨量為1200部,僅列第8位,而華為的出貨量是3500萬部。
尤其是和小米、OPPO、vivo等后起之秀相比,作為老大哥的聯想手機更顯得落寞。
不過,楊元慶今日表示,今年下半年,外界將看到聯想轉型的成效,智能手機(聯想移動業務)將會進入扭虧為盈的軌道。
楊元慶坦言,未來聯想仍將以PC為核心,但這里的PC不再局限于個人電腦,而是“個人計算設備+云”,最后演進為“個性化計算設備+個性化云”。未來將在智能設備、智能云平臺和智能服務三個技術方向加強投入。
天價薪酬惹爭議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從楊元慶進入聯想的第一天開始,挑戰似乎就沒有斷過。1989年,25歲的楊元慶進入聯想工作,不過,他這個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機碩士畢業的高材生干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銷售。
不服輸的性格使楊元慶逐漸在聯想站穩腳跟。1994年,聯想成立了以楊元慶為首的微機事業部,就在那一年,國外品牌大舉進入中國,楊元慶頂住了壓力,使聯想成為一枝獨秀的國產品牌。2004年,楊元慶主導聯想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這場蛇吞象的并購使聯想一躍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標志。
不過,近年來聯想集團業務陷入低迷,領著高薪的楊元慶受到了不少的爭議。
根據福布斯2015年的數據,當年楊元慶以近1.19億元的薪酬再度成為內地、香港兩地上市公司CEO榜首。這也是楊元慶連續三年排行榜首。
▲圖片來源:聯想集團官方微博
2015/16財年聯想集團虧損達8.4億元人民幣之后,楊元慶宣布放棄2016/17財年的年終獎金。
雖然放棄了年終獎金,楊元慶的收入仍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根據聯想集團發布的2016/17年報,2017財年包括薪金、長期激勵獎勵等,楊元慶從聯想集團得到的薪酬達到1924.5萬美元。
楊元慶喜歡用登山來形容聯想集團的發展,把登頂視為企業發展的唯一目標??赡茉谶@個過程中,會有人感到厭倦和無趣,甚至會批評登山的付出,但在敢于冒險的楊元慶心中,山就在那里。
你用過聯想的產品嗎?你對它的評價如何?你是否看好聯想的轉型?歡迎留言與小編討論。
每經編輯 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網(記者:張斯)、第一財經、騰訊科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