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31 23:42:3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姚祥云
去年“踩雷”僑興債違約事件虧掉6.5億元,今年上半年浙商財險凈利潤顯示,繼續虧損3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浙商財險去年四季度、今年一、二季度,其“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款項的現金”分別增加了3.48億元、8727萬元、4.09億元。
此外,公司最新的凈資產數據為3.8億元,一季度末為7.1億元。其二季度的償付能力也表現為不足(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50%),最新的核心償付能力與綜合償付能力分別為45.4%以及90.79%。
浙商財險對此表示,上述指標計算口徑不含已到位的15億元增資款。如果考慮此影響,浙商財險的償付能力將提升至多少,公司是否已測算下一季度的償付能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致電浙商財險辦公室,不過對方稱不了解這一情況。
計入增資將提升償付能力
浙商財險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最新的核心償付能力與綜合償付能力分別為45.4%以及90.79%,較今年一季度的97.88%和159.93%大幅下降。其2017年一季度的風險評級結果為A,2016年四季度為B。
不過,浙商財險表示,“本季度末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計算口徑不含已到位的15億元增資款,增加計提已到位的15億元注冊資本金后,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將有極大幅度的提升。”
7月4日,浙商財險發布《關于變更注冊資本有關情況的信息披露公告》稱,注冊資本金從15億元增加到30億元,增資金額15億元。此次增資以向原股東發行股份的方式實施,總計發行股份數量15億股,每股1元,由全體現有股東按照股份持有比例同比例認購增發的股份。增資無新增股東。
浙商財險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6月27日,公司增資資金已全部到位,目前,驗資工作已完成,增資請示文件于6月29日上報中國保監會進行審批。”截至目前,浙商財險此次增資尚未得到保監會批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受益于股東增資,浙商財險二季度籌資活動現金流增加至16億元,上季度為-2億元。籌資活動現金流大增拉動當季度凈現金流為12.5億元,而上季度為-1.25億元。
上述報告還顯示,2017年上半年,浙商財險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為-4億元,同比下降1.48億元,公司稱主要受“收到原保險合同保費取得的現金”同比增速低于“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款項的現金”和“支付手續費及傭金的現金”增速的影響。
今年二季度新增賠款超4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上述償付能力報告,浙商財險上半年“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款項的現金”一項同比增加4.96億元。而今年一季度,該項目增加8727萬元,以此計算,二季度新增賠款數額超過4億元。
受僑興債違約事件影響,浙商財險去年受巨額賠付拖累巨虧6.5億元,其中,保證保險業務承保虧損3.7億元。另據其2016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第四季度的“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款項的現金”增加3.48億元。而最近兩個季度的賠款額分別增加8727萬元、4.09億元,表明去年浙商財險不幸“踩雷”的負面影響仍在延續。今年上半年,浙商財險凈利潤虧損3.06億元,一季度盈利556.2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浙商財險最新的凈資產已由今年一季度的7.1億元,進一步下降至3.8億元。2016年初其凈資產為13.8億元。
今年6月,保監會對《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在保險公司做相關業務的自留責任余額方面,上述意見稿規定,總自留責任余額不得超過上一季度末凈資產的10倍。單筆自留責任余額不得超過上一季度末凈資產的5%,且不得超過5億元。這就意味著,若未來浙商財險償付能力仍能達到相關要求,以最新的凈資產3.8億元計算,單筆責任額也不超過2000萬元。
浙商財險的流動性指標還顯示,綜合流動比率3個月內、1年內、1年以上分別為 208.30%、121.32%、53.32%,其中:3個月內環比上升 86.14個百分點、1年內環比上升19.94個百分點、1年以上環比下降9.09個百分點。浙商財險表示,“受15億元增資款的影響,我司本季度綜合流動比率3個月內高于200%,但是1年以上仍低于100%,僅為53.32%,因此公司可考慮加大對1年期以上投資資產的配置。”
對于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仍為負值,浙商財險表示,“公司需要提升保費規模和質量、增強盈利能力,確保公司日常經營的流動性需求。”保監會數據顯示,2016年1~5月,浙商財險實現保費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15.8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