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 2017-08-02 11:30:40
昨日,摩拜宣布進入英國倫敦運營。過去兩個月間,英國、日本、意大利……摩拜等中國共享單車企業正疾速出海,以平均兩周進入一城的速度布局海外市場。但同時,被譽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出海征程也是喜憂參半,遭遇了政策等原因造成的“水土不服”。
昨天,一批來自中國的橙色自行車駛入了英國首都倫敦。作為摩拜進入的第8座海外城市,摩拜單車在倫敦市首批投放750輛車。目前,在倫敦、曼徹斯特、索爾福德三個英國城市的用戶,只需支付29英鎊的押金,就可以每半小時0.5英鎊的價格使用摩拜單車。
在海外,有樁公共自行車并不罕見。但能夠隨騎隨停,用手機就能解鎖車鎖,還能在地圖上隨時定位的自行車,不少當地人還是頭一回見到。“可以騎到瑞士嗎?”“在巴基斯坦也應該推廣。”在推特上報道中國共享單車走向海外的新聞下,不少海外網友的留言顯然對這個新鮮事物甚是好奇。在意大利佛羅倫薩,當地政府官員還與來自中國的創業者、摩拜單車負責人們一同在這個旅游勝地共同騎行了一番。
對于中國創新給海外友人帶來的樂趣和便利,摩拜國際拓展負責人馬丁回憶起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細節,在摩拜進入英國曼徹斯特后的第三天,當他在當地街頭查看摩拜的單車情況時,看到他這個英國面孔在單車前觀望,好幾個當地居民反倒熱情地“指導”起他使用這個新鮮玩意兒來,“這是中國來的車,我試過了,很有意思。要我教教你怎么用嗎?”
如今,作為“新四大發明”中的一個,共享單車開始從中國走向全世界。今年6月,摩拜在獲得6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后,宣布將加速國際化進程,并計劃在今年年底進入全球200座城市。另一家行業巨頭ofo也不甘落后,先后進入了新加坡、泰國等國家。
盡管受到了不少民眾歡迎,不同于在國內猶如龍卷風過境般的攻城速度,進入海外后,共享單車企業的投放步伐顯得十分謹慎。
以摩拜此次進入倫敦為例,首批投放750輛。公開報道顯示,摩拜、ofo在進入海外城市時,首次投放的車輛大多為幾百輛、一兩千輛,與國內投放動輒數萬輛相比,出海后動作明顯“秀氣”了許多。對于投放量過小,一些人甚至提出質疑,這樣可能會讓想騎的人騎不到車,有“雷聲大雨點小”的嫌疑。
“我們(在國內)習慣了走得很快,海外拓展時,還需要適應當地的節奏。”馬丁解釋說,每次正式進入一個海外城市前,他們需要經過與當地政府數月的溝通、磨合,包括投放的車輛數量、車輛針對當地法規的適應調整、停車情況等。在進入曼徹斯特時,當地政府就提供了60個摩拜單車的官方投放點和推薦停車點。他認為,共享單車剛在國內興起時也曾經歷過想騎找不到車的情況,在國外,隨著時間推移這一問題將得到解決。
事實上,相比共享單車初入市場盲目擴張時國內監管部門的寬容,在對公共空間占用等問題更為敏感的發達國家,共享單車企業此前已經嘗過“先斬后奏”、未能提前與監管部門進行良性溝通的苦果。據媒體報道,作為國內率先進入海外市場的共享單車企業,小藍單車在2017年1月25日宣布進入美國舊金山的幾個月后,就因被當地政府官員質疑占用公共空間而黯然退出。
除了需要克服環境與文化的“時差”,在中國就曾遭遇損毀等尷尬的共享單車,出海后也未能幸免。4月中旬,一名新加坡少年丟擲和踢踩ofo單車的視頻被上傳到社交媒體上。一位英國網友發文稱,他在英國當地找到了7輛摩拜單車,車鎖都被人為弄壞了。此外,GPS定位不準導致車輛定位顯示單車出現在山上、海里,機械鎖存在開鎖漏洞等情況,也都與國內共享單車市場曾遭遇的問題十分相似。
在國內外市場的雙重挑戰下,共享單車企業也開始不斷倒逼提升產品和服務。不久前,ofo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今年10月底前,所有安裝機械密碼鎖的小黃車將全部被ofo召回,更換為電子鎖。摩拜負責人則透露,在英國等地單車需要加裝反光條、車燈,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按照當地規定騎自行車需要戴頭盔,摩拜都會在產品設計、配件上進行配合。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孫奇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