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9 21:42:34
停牌半年之久的大富科技披露了一份資產收購方案,公司擬以25.4億元的對價收購湘將鑫100%股權,以進一步加碼智能終端結構件業務。同日披露的2017年半年報顯示,當期公司虧損8848.63萬元,同比下降283.66%。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的市場環境對主營射頻產品的企業是不利的。
每經編輯 張斯、王星平
每經記者 張斯 實習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曾健輝
8月8日晚,大富科技公布的2017年半年度報告顯示,當期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0475.09萬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17823.82萬元下降23.21%;營業利潤為-11396.13萬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297.45萬元下降365.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8848.63萬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817.88萬元下降283.66%。相比于一季度,二季度凈利潤下降幅度更為明顯。
對于持續大幅虧損的原因,大富科技歸咎于兩點:一是由于2017年上半年通信業務市場需求放緩、智能終端客戶需求下滑,直接影響公司的銷售收入;二是新業務的布局、市場開拓及前期研發投入等,在短期內也給公司帶來了相應的管理成本、運營成本和融資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當期利潤。
作為一家以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結構件生產為主營業務的企業,但近兩年,其主營業務射頻產品的收入在主營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不斷減少。記者對比大富科技2015~2017三年的半年報發現,其射頻產品收入在主營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88.00%、75.33%和68.26%。
通信產業觀察家項立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目前4G網絡發展比較成熟,5G的到來至少還要3~5年,所以當前對于主營業務為射頻產品的企業來說是不利的,大富科技主營業務市場下滑是可能的。
目前,4G網絡建設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2014年起中國開始大規模建設4G網絡,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提速降費”等5項舉措,至2017年三大運營商網絡建設趨于完善。據統計,三大運營商2017年總無線資本開支約為1238億元,同比下滑21%,規劃建設4G基站63萬個,同比減少42萬個。
在公布2017年半年度報告的同時,大富科技披露了一份資產收購方案,公司擬以25.4億元的對價收購湘將鑫100%股權。記者了解到,湘將鑫主要從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的精密金屬結構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手機后蓋、手機中框、卡托和屏蔽件等小五金件。主要營收來自于核心產品手機后蓋,今年上半年在公司的營收中占比超過90%。
對于此次交易的目的,大富科技表示,標的公司在金屬外觀件制造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從產品制造工藝和產能方面都將進一步強化公司發展勢頭良好的智能終端業務。此外,標的公司已經擁有穩定的客戶群且在客戶中占有較大份額,與公司在該領域的客戶群將形成良好的互補。
近幾年大富科技一直在加大智能終端業務的發展力度。對比大富科技2015~2017的半年報,其智能終端業務產品收入在主營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分別為6.26%、21.39%和24.38%。
本次收購的交易對方共同承諾,2017年至2019年,湘將鑫扣非后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2.1億元、2.7億元和3.5億元。大富科技2016年盈利1.25億元,今年上半年虧損8849萬元,在這一時間進行收購,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大富科技想扭虧為盈的意愿。
客戶方面,金立手機的供應商東莞金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近3年來一直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戶,聞泰通訊為第二大客戶,其最終客戶包括金立、魅族、聯想、小米和努比亞等消費電子企業。
而據IDC最新發布的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0.4%。其中,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排在前五,這5個品牌的市場份額超73%,其他品牌僅占26.9%。
“如果客戶對象不變的話,湘將鑫未來的營收能力也不會提高太多,此次收購的意義也不會很明顯。”手機聯盟秘書長王艷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是大富科技收購后,湘將鑫能獲得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訂單,將對其業績增長有幫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