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0 20:09:48
2003年,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分別簽署了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這是內地第一個全面實施的自由貿易協議。
對于自貿試驗區而言,金融的創新與開放本就是重頭戲。成都市金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目前,成都自貿區正在積極推進設立合資證券公司。
據悉,成都方面相關機構已與多家在港證券公司就此有過深度接觸。
每經編輯 吳林靜 余蕊均
金融的創新與開放,像一對雙胞胎。而自貿試驗區,顯然有更多這樣的機會。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金融工作局獲悉,成都自貿區正在積極推進設立合資證券公司。
據悉,目前券商批設仍未全面開閘,但基于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簽署的《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政策框架下,允許內地證券公司對港澳資本進一步開放。
成都市金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積極支持港資機構在自貿區內設立合資券商,相關機構已與多家在港證券公司深度接觸。在CEPA框架下,港澳資持股比例可達到49%。”
什么是CEPA
2003年,內地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分別簽署了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這是內地第一個全面實施的自由貿易協議。
從2003年到2017年間,CEPA陸續簽署了多項《補充協議》,涵蓋了多個服務貿易領域、貿易投資便利化等多個方面。其中,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游,也是得益于CEPA協議的簽署。
時機成熟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商務部港澳司官網上看到,2013年CEPA補充協議十中提到:
允許符合設立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條件的港資/澳資金融機構,按照內地有關規定,在內地批準的“在金融改革方面先行先試”的若干改革試驗區內,各新設1家兩地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內地股東不限于證券公司,港資/澳資合并持股比例不超過49%,且取消內地單一股東須持股49%的限制。
今年4月四川自貿區掛牌,意味著具備進行這一金融改革試驗的條件。
4個先行者
第一個“吃螃蟹”的是申港證券。
2016年3月,證監會核準批復申港證券在上海自貿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35億元人民幣,由3家香港持牌金融機構、11家國內機構投資者共同發起設立,港資合計持股比例34.85%。
2016年11月底,申港證券開業一個月后,第二家華菁證券也在上海開業。
今年6月30日,合資券商隊伍擴充至4家。香港回歸20周年的前一天,證監會公告核準設立東亞前海證券和匯豐前海證券兩家合資券商。
據報道,目前還在排隊的待產的合資證券公司還有19家。
成都的行動
近日,記者獲悉,成都自貿區亦開始推進設立合資證券公司。
上述成都市金融工作局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歡迎有意向的在港金融機構聯絡我們,共同參與證券經紀、財富管理、投資銀行等業務,推動內地與香港證券市場共同繁榮、共同發展。”
據悉,成都方面相關機構已與多家在港證券公司就此有過深度接觸。
記者了解到,兩地合資證券公司的設批不屬于全面重啟證券公司批設,而是基于CEPA政策框架下對港澳地區的進一步開放。此類合資券商與一般合資券商的批設有所不同,存在“兩嚴兩寬”,主要是嚴在申請,寬在業務范圍,全牌照可以說是兩地合資券商的重要優勢。國內券商目前一直是關門做生意,兩地合資券商的開放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
出牌的背景
這里,不得不說的一個背景是,8月8日,“成都產業新政五十條”舉行第七場發布會。
這天,成都正式發布《關于創新要素供給培育產業生態提升國家中心城市產業能級財政金融政策措施的實施細則》。其中提到,將加強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與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聯動,探索建立以“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為重點的跨境金融服務中心。
具體來說,成都自貿區將深化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和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創新,促進企業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支持發展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融資新模式,探索適合新型金融業態發展的監管和風控模式。
顯然,積極推進設立合資證券公司,可以看著是成都“金融大計”的一個組成部分。
每經記者 吳林靜 余蕊均 每經編輯 楊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