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2 20:08:10
在今天,B2C電商已經深度融入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而近日,中糧集團旗下的我買網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擬IPO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我買網背靠中糧集團這座大山,同時多家中糧集團旗下食品企業也為我買網的關聯企業,但是我買網在2014年至2016年,甚至在今年上半年經營上均為虧損狀態。對此,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如果我買網以虧損的狀態去港股上市,便不看好其之后的股價走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記者 袁東 每經編輯 謝欣
三年半累計虧損33億元
我買網成立于2009年,主營業務是通過旗下電子商務平臺及合約銷售向直營客戶銷售食品、飲料及日用百貨商品。
我買網表示,公司提供超過25000個SKUs(庫存量單位),其中包括了21個類別的產品。我買網特別指出,公司的冷鏈物流提供超過3500個SKUs的生鮮食品。
按照第三方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總收入、2016年的移動應用軟件的每日及每月平均活躍用戶數量,以及于2017年5月的網站總瀏覽人數量計算,我買網是中國最大的專門食品和飲料電子商務公司。
從2014年以來,我買網的收入逐步增長,2014年至2016年分別收入10.79億、14.64億和23.22億元人民幣,而在今年上半年還收入了15.81億元人民幣。但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自2014年至今,公司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至2016年分別虧損6.31億、9.78億和8.87億元人民幣,而在今年上半年就虧損達8.39億元人民幣。
從今年上半年的財務情況看,銷售成本高企是我買網虧損的一大原因。在今年上半年,我買網收入15.81億元人民幣,而銷售成本就達到了14.65億元人民幣。
朱丹蓬還指出,在目前整個市場平臺眾多的背景下,我買網的優勢及劣勢都很明顯,雖然有中糧集團做支撐,但是在港交所上市受青睞的程度不會太高。在港交所上市,業績還是最為重要的,根據我買網的財務情況來看,其股價和受投資者青睞程度均會很有限。
將成中糧第10家上市平臺
我買網雖然在整體上看其電商領域實力不如幾家巨頭企業,但我買網的控股股東及上市前投資者均大有來頭。
目前,中糧集團通過附屬公司持有我買網40.87%的股權,并為我買網的控股股東。中糧集團是5家港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是4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而我買網一旦上市,將成中糧集團的第10家上市平臺。
同時,我買網也與中糧集團保持了密切的關系,其以銷售中糧集團品牌產品作為直營業務的一部分。根據不競爭承諾,我買網是中糧及其聯系人中,唯一可專為銷售食品、飲料及其他企業對消費者商品業務而設立的電子商務平臺及移動應用軟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我買網此次準備上市前,就獲得了三輪股權融資,通過融資從而使得IDG、百度、泰康保險等成為其股東。
從我買網的上市文件里可以看到,雖然公司沒有公布募資用途的各項具體金額,但是募資將主要用于擴大海外直接采購能力、用于加強配送基礎設施、用于銷售及營銷等用途之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