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9-14 20:22:32
截至9月10日,中歐(成都)班列今年已開行508列,同比增長一倍,開行數居全國第一。除了不斷增加的貨運需求這一外在因素,中歐(成都)班列自身的綜合優勢也是原因之一。據介紹,目前中歐(成都)班列每周要發12到13列,發的車越多,給客戶帶來的便利就越明顯,久而久之就會吸引更多的客戶,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
每經編輯 梁宏亮
圖片出自 中國成都國際鐵路港官網
駛出成都主城區,進入到青白江路段,映入眼簾,同向而行的,是一輛又一輛重型、中型貨運卡車:川A、川F、魯R、粵S……它們掛著不同省份的車牌,有的成群結隊,有的各自為戰,但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就是——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
中國自貿試驗區報道(微信公眾號:zmsyqbd)獲悉,截至9月10日,中歐(成都)班列今年已開行508列,同比增長一倍,開行數居全國第一。
其中,去程309列、返程199列,同比增幅分別為108.2%、105.1%。中歐(成都)班列從最初每周1列單向運行發展至可實現每周“去11回9”雙向穩定運營,目前已成為國內運行最穩定、運行時間最短、發班頻率最高的中歐班列之一。
為何中歐(成都)班列開行量能在近期拔得頭籌?自貿君認為,除了不斷增加的貨運需求這一外在因素,中歐(成都)班列自身的綜合優勢也是原因之一。
企業成本
車里都裝了什么呢?據成都國際鐵路班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馬飛表示,目前通過中歐班列(成都)出口的貨物主要分為四大類,一是電子產品,主要是筆記本電腦;二類是各種家電產品,包括TCL和長虹的彩電;三是機械設備及其配件;四是服裝。這些貨物從華東、華南等全國各地通過公路運輸和蓉歐+鐵路匯聚而來。而進口方面,則是以快消品最多,此外還有各類先進設備配件、平行車、各類原材料。
“我們走的都是一些附加值比較高的東西,或者是時效性要求比較強的產品。我們把這些產品稱之為“適鐵運輸產品”。比如服裝,就是一種季節性產品,我們比傳統的海運要快,成本現在也基本上與海運持平了,利用中歐班列可以有效的節約企業的資金成本,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馬飛介紹到。
自貿君了解到,目前中歐班列(成都)去程每周在10-12列左右,回程大概在8-10列。”我們每一列都是按照41個車來發的,其實就是裝41個集裝箱,所裝的集裝箱都是40尺的。”馬飛說。
中線優勢
圖片出自 中國成都鐵國際路港官網
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交匯點,成都在“一帶一路”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目前,中歐(成都)班列已打通三條大通道:北線,至莫斯科、托木斯克;中線,至羅茲、紐倫堡布拉格、米蘭;南線,直達伊斯坦布爾、阿拉木圖。實現了東歐、中歐、南歐、西歐的覆蓋。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開行1000列,其中四分之三左右可能集中在了中線,而中線上則是以羅茲這個站點為主。我們在重要的站點設置了一些代理,他們將會在當地進行協調各方面工作。”
中線線路的強盛,其原因在于在中線沿途的市場上客戶的需求更為旺盛。持續穩定的貨物需求支撐,使得中線發展勢頭格外搶眼。
國內的貨物怎么來?據馬飛介紹,“現在從外地到鐵路港的貨物主要分兩種,一種是通過蓉歐+鐵路,另一種是通過公路。公路是主要部分,大概占了六到七成,從公路到了鐵路港后再通過鐵路運到國外。”
發車頻率
在馬飛看來,除了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優勢外,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另一大重要優勢就在于發車頻率高。“13、14年時我們基本上是每周1列,15、16年我們實現了每天一列,現在我們每周要發12、13列。”發車頻率高有哪些好處?馬飛道出了其中的玄機:
“發車頻率高,就意味著貨物能隨時來隨時走,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愿意選擇我們來運輸。而且價格應該也是很便宜的,服務我們做的也可以。我們通關現在也很快,報關1天就能完成,轉關只要半天。比如你要趕明天的班列,你今天貨物到就可以。”
在成本一定的情況下,發車頻率高、速度快,讓成都國際鐵路港形成了自身的比較優勢,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客戶的關注。發的車越多,給客戶帶來的便利就越明顯,久而久之就會吸引更多的客戶,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循環。
此外,自貿君也了解到,國際鐵路港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產業轉移和招商引資。
“成都大力發展招商引資,引進了眾多的企業,很多產業轉移到了這里。比如TCL,在成都這里建廠,原來他們在沿海走海運出口,當他們看到了班列之后,發現班列既方便又節約物流成本。于是就在成都建廠,直接從成都走班列出口就行了。”
圖|文 每經實習記者 梁宏亮 每經編輯 楊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