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0-17 22:50:06
5年后,成都商品房市場銷售的將全是成品房!今日發布《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市成品住宅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2年底,全市新開工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房成品住宅面積比例達到100%。屆時,成都將全面實現住宅產品結構從清水房為主到成品住宅為主的根本轉變。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蔡雅蕓
每經記者 蔡雅蕓 每經編輯 魏文藝
雖然關于發展成品房的文件曾有過不少,但這一次出臺的成都新政動真格的了,時間表的明確制定,宣告成都成品房時代即將到來。
10月1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我市成品住宅發展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提出,成都市將推進成品住宅發展,確立2017至2020年底,成都市新開工商品住宅(三層及以下低層住宅除外)和保障性住房,中心城區成品住宅面積比例逐步達到100%,郊區市縣逐步達到80%;到2022年底,全市新開工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房成品住宅面積比例達到100%。屆時,成都將全面實現住宅產品結構從清水房為主到成品住宅為主的根本轉變。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韋延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政策中的成品房主要是指向土建和裝修一體化,也就是按照全裝修房標準向購房者交付。
類似的政策在一線城市中已經開始落地執行。如今年1月1日上海市開始執行外環線以內城區新建商品住宅實施全裝修比例要達到100%;去年底,深圳市發布的《深圳市城市更新辦法》中提及城市更新過程中應按照綠色建筑標準施工等。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2月11日,成都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下發了《成都市建設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規定從2017年起,將成品住宅建設要求納入土地出讓建設條件。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璐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精裝房、成品房都是社會化的產物,它的本質是改變了交房的標準,在住宅產業化發展的大潮中,其先進性毋庸置疑。
成都市此次對成品住宅的界定,是指在房屋竣工驗收前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鋪裝或涂飾完成,套內管線及開關插座、廚房和衛生間設備全部安裝到位,基本達到入住條件的住宅。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記者表示,就當前成品住宅項目的供給模式來看,充分體現了住房市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導向,現在通過推進成品住宅項目建設,有助于實現更大的綠色建筑開工量和投資比例,同時會帶來房企投資模式的轉變。
上述《意見》中也明確,成品住宅建設可大幅度減少建筑垃圾、粉塵和噪音污染。推進成品住宅建設,有利于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推動建筑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促進建筑業、房地產業轉型升級;有利于優化住宅產品結構,減少投資性購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記者在上述《意見》中看到,在實現100%成品房目標的主要任務中,結合建筑工業化大力推進裝配式裝修是其中之一,即在成品住宅裝修工程中,積極推廣標準化、集成化、模塊化裝修方式。鼓勵整體衛浴和廚房等部品模塊化運用,以及集成吊頂、設備管線等內裝工業化生產方式的應用。
《意見》還提出,“住宅裝修裝配化率逐年提高,在住宅裝修中逐步取代濕作業,減少建筑垃圾排放和粉塵、噪音污染,提升環境和住宅裝修質量。”
成都萬科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萬科目前基本取消了濕作業,并且早已對一體化裝修制定了標準。如結構板高精度找平,是樓板完成澆筑后通過一定工藝實現,既能提高施工效率,減少現場水泥砂漿使用量,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還能避免出現開裂、空鼓等質量問題,即在前期通過對主體結構質量的高要求,為后期裝修提供很好的基礎。
韋延年則表示,全裝修房的關鍵是設計、裝修一步到位,根據他們此前的統計,以購買100平方米住房為標準,由開發商裝修交付比購房者自行裝修能減少5~6個平方米的建筑材料使用量。而在清水房的裝修過程中,電梯間很長一段時間需要用木板保護起來,而在全裝修房中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對于成品房的交付標準,劉璐認為,未來市場上的成品房有的只是基裝,有的是簡裝,有的是豪裝,有的只裝不配,有的家具家電用品配齊,有的還會選用高端品牌配置,交房標準會出現較大差異。他同時認為,隨著成品房率不斷提高,對裝修游擊隊、小裝修公司的業務都會產生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