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廣東藥品交易中心四年考:競價交易平均降價率達9.31% 未來還有下降空間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03 18:19:30

          作為廣東省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四年前上線,其既要保證藥品的正常供應,又要推動藥品價格下調。四年間,它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又面臨哪些挑戰?

          每經編輯 金喆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趙橋  

          1124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黨支書記張麗在2017中國藥品交易年會上,向到場的嘉賓分享了廣東省藥品交易市場格局的大數據分析報告,現場人頭攢動,吸引了不少醫藥行業人士前來參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于2013年底上線,但頗為低調。截至今年10月底,廣東省藥品交易平臺總成交金額達到2600億元,交易規模穩居全國第一,與原來的招標模式相比,平均降價率為9.31%

          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坦言,作為廣東省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廣東省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既要保證藥品的正常供應,又要推動藥品價格下調,四年來,一直在建立規范有序的藥品流通秩序上努力前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回應質疑:藥品斷供是誤讀

          20175月份,抗菌藥諾氟沙星膠囊、感冒常見藥感冒清,這些為人熟知的藥名,齊刷刷地出現在一張“藥品短缺”清單上。1004份未履約合同,全都由廣東省內的醫療機構反饋上報,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將配送違約名單公布在官網上,并要求相關企業盡快恢復供應。

          “當時有媒體說千種藥品斷供,這種說法純屬誤讀,或者是對廣東藥品交易規則并不熟悉造成的。”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在媒體誤讀了上述公告后,廣東省衛計委第二天便通過《廣州日報》進行辟謠。公示是例行監督工作,目的是監督藥品交易各方依規履約、保障藥品供應。但公示并不意味著名單里的藥品是“斷供”,而是公告要求相關企業及時整改,督促保障藥品供應。

          記者了解到,逾期仍未整改的相關品規,將由廣東省衛計委會同有關部門對一次違規取消該品規兩年內在本省的入市交易資格,二次違規將生產企業列入廣東省藥品非誠信交易名單,取消該企業全部品規兩年內在廣東省的入市交易資格。

          該負責人稱,廣東是全國第一藥品大省,如果企業在廣東省被取消交易資格,將喪失全國很重要的市場,也會影響企業在其他省份的信用,因此大多數企業不會故意逾期。廣東省共開展5批次的例行監管,取得明顯效果。據統計,前4批被公示品種中94.55%的品規在限期內完成整改。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廣東省各地訂單響應率達到97.1%

          “會出現藥品區域性短缺的情況是極少的,這種情況由多種原因造成。”該人士解釋稱,有些是因為生產企業未及時關注藥品的配送情況,有些是配送企業由于醫療機構采購量少而不愿配送,有些是生產線改造導致企業短期無法生產,還有些是因原料藥壟斷或價格大幅上漲而造成生產原料短缺,影響藥品按需足量生產。

          目標:構建良性的醫藥產業生態圈

          作為國內藥品陽光交易的探路者之一,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從誕生之日起就在業界的爭議中艱難推行,探索四年后終于進入平穩運行階段。

          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平臺上線以來,共進行基藥競價交易34輪,交易總額為865.45億元,非基藥醫保競價交易22輪,交易總額1264.40億元,議價交易總額494.41億元。總交易額2600億元,競價交易平均降價率為9.31%,累計節約采購資金218.10億元。

          上述負責人稱,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走出了一條第三方獨立平臺的“廣東模式”之路,既獨立于政府,也獨立于醫療機構,更獨立于醫藥企業,平臺的“三公”和規范運作,讓平臺具有良好公信力和影響力。與以前一年一度甚至多年一度招標的交易采購方式相比,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采用“天天交易、季度競價”的模式,讓藥品交易回歸市場資源配置。

          “進一步合理降低藥價,需要靠進一步產業格局的優化,通過供給側改革,建立良性的醫藥產業生態圈,內生性導向藥品的進一步合理降價。”該負責人指出,只有企業通過良性發展后獲得降低成本的方法,才有可能主動下降,進而讓醫療機構滿意。反過來看,醫院能根據采購量的多少來獲得不同的價格優惠,也是一種雙贏。

          落實“兩票制”抑制高藥價

          在我國,藥品想要進入公立醫療機構銷售,招投標是必經之路。2009年開始,以省級為單位的網上藥品集中采購模式逐步建立。2015年,國務院連續出臺文件,在省級中標的基礎上,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允許以市為單位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自行采購。

          從重慶藥交所到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第三方平臺的藥交所模式已成為試水破解藥品采購難題的重要手段。但是,藥價高企一直被詬病,國家在采取一系列政策之后,藥品降價漸成趨勢,連接醫療機構和藥企兩端的藥交所也倍感壓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在藥品采購體系中,公立醫院擁有較強的話語權,即便是藥交所的第三方采購平臺下,其回款仍是難題,流通企業和生產企業也很無奈。“以前線下交易的時候回款周期可能是6個月甚至一年,藥品交易中心已經縮短到60天內,但仍存在拖欠。”

          對此,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負責人向記者強調,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作為平臺的價值就在于構建醫藥企業與醫療機構共生有序的生態圈,創造和提升各方交易主體的價值。接下來,藥交中心將積極落實國家“兩票制”,為抑制虛高藥品價格,保障全省藥品供應以及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做出進一步的努力嘗試。

          (實習生劉晨光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廣東藥品交易中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精品中文免费 |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 五月天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 | 亚洲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a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