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12 21:53:39
12月11日,中法人壽官網發布公告稱,大股東鴻商集團再向公司提供930萬元借款,用于應對中法人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而這已是今年以來中法人壽的第九次借款,累計金額達到1.3084億元。
每經編輯 袁園
圖片來源:PEXELS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姚祥云
償付能力從185.38%下降到今年三季度末的-2776.16%、流動性風險凸顯,外加增資擴股工作遲遲落實不了的情況下,中法人壽開始依靠向股東借款度日。
12月11日,中法人壽官網發布公告稱,大股東鴻商集團再向公司提供930萬元借款,用于應對中法人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而這已是今年以來中法人壽的第九次借款,累計金額達到1.3084億元。
作為外資保險機構,中法人壽命途多舛。雖然鴻商集團進入后,給中法人壽的發展帶來了轉機,且更換了部分董事會和管理層人員,但是其推動的增資工作遲遲難以落實,讓中法人壽無法重振旗鼓。“增資是首要的,如果增資工作無法落實,公司的經營和戰略都無法開展。”有接近中法人壽的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償付能力下滑至-2776.16%
公告顯示,鑒于中法人壽目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并已出現流動性風險,為履行公司作為保險企業的社會責任,維護公司存量客戶的正常利益,維護公司和市場的穩定,鴻商集團向中法人壽提供借款。中法人壽表示,借款資金主要用于應對中法人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用于支付存量保單到期、退保等與客戶相關的利益支出,滿足維持日常運營的基本需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9月末以來,由于中法人壽償付能力不足,暫停了新業務開展。查閱中法人壽的償付能力報告可知,自去年二季度開始,中法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從185.38%一路下滑至今年三季度末的-2776.16%。
在此情況下,其經營活動現金支出需求僅依靠存量投資資產的贖回變現及股東借款進行支持。中法人壽表示,截至12月11日,中法人壽已經累計借款9次,共計1.3084億元。不過中法人壽官網可查的借款披露僅有8次,今年前三季度,中法人壽共借款6次,分別在4月、5月、7月、8月和9月,其中4月份借款兩次,這六次累計借款1.05億元。進入四季度,公開可查的包括有11月份的一次借款,借款金額為810萬元,及近期的一次借款。
作為才更換股東沒多久的中法人壽,其目前的狀況顯然讓人始料不及。雖然被中國郵政視為“棄子”,但在2015年鴻商集團和人濟九鼎進入后,外界對于中法人壽的預期是一路走高的,而鴻商集團和人濟九鼎也快速更換了中法人壽的管理層,馬不停蹄地開展業務,上線五大板塊,即核心業務系統、SAP財務管理系統、移動展業系統、電話中心系統以及電子商務系統。
與此同時,中法人壽還放出“在資本金擴充的基礎上,實現全國性機構網絡布局,力爭三年內在國內重點市場和戰略區域建設10~15家分公司”的豪言。
不過,從中法人壽當下的經營狀況來看,股東的變更并未給中法人壽帶來新的機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當下經營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計劃等問題給中法人壽相關人士發郵件,但截至發稿時,并未得到回復。
增資難落實致經營困難
雖官方未表態,但是一位接近中法人壽的人士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主要原因是增資不到位”,在增資問題落實不了的情況下,中法人壽在經營上很難有所改變。
資料顯示,成立多年,中法人壽的注冊資本金一直是2億元,這在壽險領域動輒幾十億元、上百億元的注冊資本金中,凸顯單薄,而開展業務、增設分支機構都需要大量的資本金支撐,這導致中法人壽開展業務處處受到掣肘。
在新股東進入后,其實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2017年4月,中法人壽在官網掛出注冊資本金變更的公告,在此次增資擴股中,公司擬新增注冊資本13億元。現有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人濟九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參與此次增資,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不參與增資,擬引入廣西長久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先仁投資有限公司參與本次定向認購。
其中,鴻商集團出資3.995億元,人濟九鼎出資1.75億元,擬引入新股東廣西長久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出資2.985億元,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資2.985億元,西藏先仁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2855億元。
但是這次的增資申請并未獲得保監會的批準。在今年8月披露的公告中,此次增資的股東方再次發生變化,西藏先仁投資有限公司退出增資,其認購的股份由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廣西長久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分攤。不過,四個月過去了,這份增資申請也未獲得保監會的批準。
在增資遲遲不批的情況下,也就出現了上述中法人壽靠借款度日的現狀。此外,也因為償付能力不足,中法人壽還面臨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部分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的問題,無法履職風險嚴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