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聯合阿里、京東改造營業廳 聯通“混改”迎來“施工期”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2-18 23:52: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春山 每經編輯 魏文藝    

          【編者按】中國聯通作為第一家央企集團層面的“混改”試點企業,承擔著為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蹚路、積累經驗的使命。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近日公開表示,截至目前,中國聯通整個“混改”工作量已經完成了92%。

          而面對遍布全國的營業廳功能性減弱、訪問人群減少的窘境,聯通和京東、阿里巴巴、蘇寧等聯合對營業廳進行改造,聯通智慧生活體驗店陸續亮相。與此同時,智慧家庭成為新一輪的爭奪熱點,三大運營商均已有相關動作推出。

          每經記者 劉春山 每經編輯 魏文藝

          聯合“混改”伙伴,聯通開了體驗店,做起了零售生意。12月15日,中國聯通與阿里巴巴聯合打造的“中國聯通智慧生活體驗店”在上海開業,除了聯通傳統的入網、繳費業務之外,體驗店集合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的最新技術產品。此外,聯通與京東、蘇寧分別打造的智慧生活體驗店也已亮相。

          中國聯通方面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和京東、阿里巴巴、蘇寧等進行的營業廳改造,不僅僅是現有某些試點,未來還會擴大范圍,增加店面數量。

          業內人士表示,聯通改造營業廳的大背景是遍布全國的營業廳功能性減弱、訪問人群減少的窘境,如何提升營業廳的效益成為擺在聯通及其他兩家運營商面前的問題。不僅營業廳,聯通和BAT等戰略投資者的合作開始衍生到各個角度,如成立大數據公司、聯通在線、云業務合作等,自我體制改變之外,聯通“混改”的“面上”工程愈加清晰,考驗聯通的還有如何推進落實。

          ●營業廳數量在減少

          記者注意到,京東和阿里同時參與了中國聯通的“混改”入股,三個月之后,雙方在合作領域的實際動作逐漸顯現。中國聯通營業廳和社區合作店遍布全國,而這些對于京東、阿里的線下零售布局無疑是一大優勢。不過現階段來看,如此數量眾多的營業廳正面臨一個尷尬的境地:人流量銳減,存在感被大大扼殺。

          記者利用百度地圖搜索北京地區的“中國聯通營業廳”,結果為1670家,可想而知三大運營商實體門店數量是如何的驚人。電信行業分析師馬繼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十幾年前開始,電信運營商為聯系用戶就建立了完整的渠道體系,包括線下的自辦營業廳、合作營業廳、授權代理點,甚至實現了一鎮一廳一村一點。而在線上,運營商更是擁有自助辦理終端、網上營業廳、短信營業廳、掌上營業廳等。

          時代在變,現階段運營商營業廳的狀況如何呢?12月16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幾家位于北京西單區域的運營商營業廳,發現店里很大一部分位置成了手機展示柜臺。營業人員告訴記者,同前幾年相比,來店里充話費的人明顯少了,辦號業務也有所下滑。

          一位中國移動終端公司方面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全國三大運營商的營業廳數量在減少,對于社會代理店的補貼也沒有再增加了,移動支付、互聯網所帶來的沖擊是主要原因。目前繳費、轉套餐,甚至辦號都可以在網上完成,線上用戶和實體店用戶重合率不到10%。

          運營商門店是直接接觸用戶的窗口,該人士同時告訴記者,線下實體店仍有需求空間,銷售渠道還在,可以承擔附近區域的用戶上門服務,如寬帶辦理等。但營業廳的轉型是必要的,中國移動咪咕驛站、聯通和阿里的智慧門店都是一種嘗試。

          馬繼華對記者表示,京東、阿里與聯通的體驗店開張,實現了電子商務平臺與運營商線下渠道的有機融合。不過,需要看到的是,新型零售的核心并不僅僅是渠道融合,而是數據打通。如果忽略了數據打通和平臺商業模式創新,渠道的融合不僅不會發揮出協同效率,相反還會成為負擔。

          ●“混改”落地成考驗

          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的營業廳改造源于聯通“混改”的持續推進。在月初深圳“混合所有制改革論壇”上,中國聯通集團董事長王曉初表示,中國聯通整個“混改”工作量已經完成了92%。目前“混”的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主要的工作落腳點在“改”。

          此前的8月份,中國聯通與BAT等互聯網公司、銀行等合作方,以書面方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從而形成混合所有制多元化股權結構,如今三個月過去了,“混改”已進入實質性階段,如何協同相關企業落實成為聯通的工作重心所在。

          12月5日,中國聯通公告披露了“混改”的最新進展,中國聯通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在中證登上海分公司辦理完畢登記托管手續,公司注冊資本增至302.34億元,公司股份總數為302.34億股。此前11月28日的中國聯通公告稱,公司完成了認購股份配發與發行,籌資780億元人民幣,這同時意味著聯通“混改”資金到賬。

          根據8月份聯通公告,在募集資金具體用途方面,4G能力提升項目擬投入398.16億元、5G相關195.87億元、創新業務建設項目23.22億元。記者注意到,“混改”方案公布之后,聯通明顯加快了新業務的推進,成立了聯通大數據公司、聯通在線,以及擬籌建聯通資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并開展了多領域業務的合作,試點營業廳升級為體驗店,與騰訊、阿里巴巴開展云計算方面的業務相互開放資源等等。

          在“混改”契機下,再創業的聯通在多領域試探,可以說激活了多種可能。不過業內人士對于聯通近來各種舉措也表現出擔憂。聯通在線的視頻、音樂、閱讀、游戲、家庭互聯網等五大聚合領域,比中國移動咪咕發力晚了三年,而且早已被互聯網公司瓜分干凈。同時,聯通與騰訊、阿里巴巴將相互開放云計算資源,如何處理三方在云服務領域存在合作又競爭的關系也是難題。

          聯通在各領域的嘗試可以說總是“第一次吃螃蟹”,當年與蘋果手機的合作,助推了3G時代的用戶數量的增長,但也同時導致在4G初級階段布局的不積極而錯失先機。推出互聯網應用大流量套餐,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推出智慧體驗店,在業界也尚屬首次。壓力之下,聯通能不能實現有效轉型,還有待時間檢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精品不卡久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香港三级韩国三级日本三级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