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 2017-12-27 17:55:58
從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求職意向調查結果來看,畢業生就業首選“新一線”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新一線”城市在落戶、購房等方面有不少福利,這可能是大學畢業生更愿意首選就業地的主要原因。
CFP圖
伴隨著各大高校應屆畢業生求職招聘會的陸續開展,社會各界再次將目光聚焦到大學生就業問題。
今年,“慢擇業”成為大學生求職中的一個熱詞。專業人士分析認為,近兩年會出現大學生“慢擇業”趨勢,很重要的一點是,隨著社會發展,部分家庭不再給孩子施加就業壓力,“沒有理想的單位就再等等看”成為不少學生找工作時的心態。
“95后”大學畢業生如何定義“理想的單位”呢?騰訊教育-麥可思的大學畢業生求職意向調查,收回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有效答卷共2414份。
調查研究顯示,總體來看,2018屆畢業生就業首選“新一線”城市(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西安、重慶、青島等15個城市)比例達到37%,而首選傳統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仍高達31%。
但不同學歷畢業生對首選就業地期待存在差異。具體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中,44%仍將資源更為豐富的“北上廣深”作為首選就業地,比選擇“新一線”城市群體比例(37%)高出7個百分點。但本科及大專學歷的畢業生首選“北上廣深”就業的比例,則比選擇“新一線”城市比例(本科:39%,大專:34%)分別低11個、9個百分點。
如果對同等學歷下不同性別2018屆大學畢業生首選就業地進行分析則又可以發現,“新一線”城市對男生的吸引力明顯高于女生。具體來看,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男生中,41%就業首選“新一線”城市,比同等學力女生該比例(31%)高10個百分點。本科學歷的男生中,40%就業首選“新一線”城市,比同等學力女生該比例(37%)高3個百分點。大專學歷的男生中,36%就業首選“新一線”城市,比同等學力女生該比例(32%)高4個百分點。
在傳統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斷上漲導致生活壓力增大的同時,“新一線”城市紛紛推出落戶、購房等吸引人才政策,這可能是大學畢業生,尤其是購房壓力更大的男生,更愿意將“新一線”城市作為首選就業地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在用人單位類型的選擇上,2018屆大學畢業生中超過四成表示“沒有要求,只要適合都可以”。
如果首選就業地不同,大學畢業生對用人單位類型的要求還是存在明顯差異的。傳統一線城市中,“中外合資、外資、獨資”企業對畢業生的吸引力相對更高,有20%的大學畢業生將其作為首選用人單位。
在“其他各省省會及副省級城市”和“地級市及以下”,“政府機構、科研或其他事業單位”對畢業生的吸引力明顯相對更高,分別有23%、27%的大學畢業生將其作為首選用人單位。“國有企業”在各類城市中均具有相對較高吸引力,近兩成畢業生將其作為首選用人單位。
工資收入是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時不能回避的問題。
本次研究對大學畢業生求職時能夠接受的最低月收入范圍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對薪資要求較高,44%能接受最低月收入范圍為8000元以上;73%的本科學歷畢業生表示,3000至6000元是能接受最低月收入范圍;大專學歷的畢業生能接受最低月收入范圍普遍在5000元以下,并且有22%表示可以接受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工作。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對薪資要求較高,除了他們對自身學歷所能產生價值期待較高外,可能還與他們傾向于在生活成本更高的一線城市工作、需要高工資滿足日常開銷有關。
福利待遇中“租房補助”最具吸引力。數據顯示,“個人發展空間”(76.6%)是2018屆大學畢業生求職時最看重的因素,其后依次為“薪資”(68.6%)、“福利待遇”(56.3%)、“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46.4%)。在同等薪資條件下,除五險一金、帶薪年假等常規福利外,“租房補助”(66.0%),“教育培訓”(57.8%),“旅游、拓展”(46.8%)是即將踏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認為最具吸引力的三項福利待遇。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李進紅)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