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網 2018-01-02 15:13:15
1月1日,據移動通信領域權威網站GSMArena總結的2017年智能手機發展趨勢來看,與2016年對比,智能手機平均從314歐元提高到408歐元,增幅高達30%。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供應鏈吃緊、物料上漲、渠道變窄等現實問題,智能手機整體價格的上漲趨勢也不會在2018年有所緩解。
CFP圖
1月1日,移動通信領域權威網站GSMArena總結了2017年智能手機20個不同方面的發展趨勢,并和2016年進行了對比,其中,在價格方面,智能手機平均從314歐元提高到408歐元,增幅高達30%。
據悉,本次總結基于GSMArena去年體驗過的所有機型,部分數據取平均值。雖然無法涵蓋市面上的所有機型,但GSMArena評測范圍非常廣。
其實智能手機價格的上漲趨勢在2017年初就已確立,隨著魅藍以及紅米等一大批入門級百元機登上千元階段,國產智能手機中高端產品線分別也在2017下半年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提升。
以vivo和OPPO為例,X系列以及R系列產品在2016年售價已從2498元起步,而2017年的vivo X20以及OPPO R11s雖然在硬件配置上有所提升,但在整體定位沒有太大變化的前提下,售價卻紛紛來到了2999元關卡。對于有些仍舊想要維持售價的產品線,則需要對硬件進行一定程度的刪減,以此保證利潤率。
當然,智能手機的售價上漲并不是國產品牌的專利,國際品牌的智能手機也在逐步調高售價。根據IDC統計,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已經從2013年的207美元上漲至257美元,受到iPhone X、三星Galaxy Note 8等產品的售價上調,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的整體售價至少上漲7%。
關于手機漲價的原因,融合網CEO吳純勇分析稱,一方面是由于整個行業面臨原材料漲價與缺貨潮。據了解,這一輪漲價與缺貨潮事實上從2016年年中就開始了。主控芯片、屏幕、內存等漲價與缺貨并存,手機結構件受到原材料漲價的影響也同步上漲,甚至最近幾個月,連被動元器件MLCC、鉭電容、鋁電解電容等都開始漲價或缺貨。
這其中廠商最吃不消的就是內存漲價。據IC Insights 2017年10月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的一年,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最為常見的系統內存)漲幅達到驚人的111%。
另一方面,盡管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容量巨大,集中度很高,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品牌廠商只有市場份額而沒利潤,此外消費升級也為國產手機拓展高端市場提供了必要條件,以往在千元市場廝殺激烈的廠商們也都紛紛開始上探至2000-3000元的中高端市場。
數據顯示,在2015年三季度,單單蘋果和三星就拿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利潤的105%,其中,蘋果拿下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利潤的94%,三星則拿下了11%,當時,由于國內手機廠商都將目標瞄準了千元機的低端市場,大部分廠商處于虧損狀態,我國國產手機品牌也幾乎都陷入了低利潤甚至負利潤的怪圈中。
而在經歷了2017年的漲價潮后,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三季度iPhone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利潤的60%,較2015年下降了34%,而國產手機品牌在盈利這方面有很大的進步,華為、OPPO和vivo2017年三季度利潤市場份額分別為4.9%、4%、3.1%。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華為Mate 10 Pro保時捷版已經將觸手伸向了9000元級別的市場,相信OPPO、vivo以及小米也不會放棄向更高價位探索的機會,加之供應鏈吃緊、物料上漲、渠道變窄等現實問題,智能手機整體價格的上漲趨勢也不會在2018年有所緩解。
(北京商報網 記者:石飛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