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1 23:22:50
自2014年開始,北方信托的凈利潤和營業收入便呈現出了雙雙下滑的態勢,2015年~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為5.34億元、4.05億元。而近日,北方信托展開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擬引入3~6家戰略投資者,并引入資金60~80億元。
每經編輯 陳玉靜
每經記者 陳玉靜 每經編輯 姚祥云
1月10日,一紙公告將首家參與混改的信托公司推出水面。
北方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信托)的控股股東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達控股)在其官網發布關于舉辦北方信托混改招商會的公告,公告顯示,泰達控股決定召開混改招商會,擬采用增資擴股方式,引入3~6家戰略投資者,國有資本持股比例控制在34%~49%之內,其余由社會資本持股,引入資金60~80億元。
對于這次北方信托混改,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這對北方信托來說應該是一個利好,引入戰略投資者,對其以后的業務開展會產生協同效應,因為對應不同的股東業務方面也會拓寬,而且近兩年信托公司一方面在增資,另一方面就是在引入戰略投資者,都是為以后的轉型做準備。
近日,北方信托控股股東泰達控股在官網披露關于舉辦北方信托混改招商會的公告,公告顯示,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深化北方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經天津市國資委授權,北方信托控股股東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召開混改招商會,誠邀業內信用良好、資本運作能力強、管理理念先進、業績優秀,且符合銀行業監管及相關法律要求的民營企業蒞臨天津、共謀發展大計。
公告稱,按照市委市政府批準的混改方案,擬采用增資擴股方式,引入3~6家戰略投資者,國有資本持股比例控制在34%~49%之內,其余由社會資本持股,引入資金60~80億元。泰達控股表示期待與實力投資者共同合作,著力謀求北方信托在體制機制上取得創新,經營規模與效益取得提升,專業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取得增強,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加快天津市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與改革開放先行區的戰略定位作出貢獻。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表示這對北方信托來說應該是一個利好,引入戰略投資者,對其以后的業務開展會產生協同效應,因為對應不同的股東業務方面也會拓寬,而且近兩年信托公司一是在增資,另一方面就是在引入戰略投資者,都是為以后的轉型做準備。
在混改背后,是北方信托近兩年的發展出現滯緩,最直接的體現莫過于業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北方信托近7年的各項財務數據發現,北方信托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在近兩年均出現下降。在營業收入方面,自2010年~2014年一直呈現上升態勢,分別為3.58億元、5.9億元、9.15億元、11.38億元、12.19億元,但自2014年之后,上述指標便開始下降,其中2015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01億元、10.01億元,2016年的指標更是不及2013年;在凈利潤方面,2010年~2014年凈利潤同步上升,分別為2.00億元、3.14億元、4.33億元、5.22億元、5.64億元,但2014年之后便開始下降,其中2015年~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為5.34億元、4.05億元。
在業績下降的背后,北方信托近幾年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也出現震蕩下降的趨勢,歷年年報顯示,2013年北方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近七年最高點,達到2942.32億元,此后爆發式增長的模式即不再延續,開始震蕩下降,其中2014年~2016年北方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分別為2737.39億元、2832.49億元、2643.73億元。
除了在業績上不盡如人意外,在過去的一年,北方信托也是麻煩纏身。去年5月份,天津銀監局對北方信托連開4張罰單,各罰20萬元,合計80萬元,罰款原因分別為“證券信托結構化比例超過監管部門規定上限”、“關聯交易未執行事前報告制度”、“違規發放房地產貸款”、“高管未經任職資格批準提前履職”。
如果說上述罰款都體現在業務層面,那董事長被免職也顯示出北方信托背后的管理問題,去年6月26日,天津市委對北方信托董事長王建東不作為不擔當問題嚴肅問責,免去其北方信托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
北方信托成立于1987年10月,目前系國有控股企業,注冊資本10億元,凈資產40.8億元。歷數行業的注冊資本,10億元的規模在行業內已屬末尾,尤其在信托業近兩年前赴后繼的增資潮中,遲遲沒有動靜的北方信托,注冊資本更顯得單薄,此次混改或可成為北方信托的一個契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